泰國最大的藝術考古博物館。在曼谷。在國王拉瑪四世私人收藏基礎上,拉瑪五世在大宮殿建立瞭泰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1887 年所有藏品移至1782 年建造的萬納宮殿。1926 年博物館改建並擴充,稱曼谷博物館。1933年改綜合性博物館為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稱曼谷國立博物館。1967年5月,主建築南北兩側新建的兩幢展覽廳正式開放,主要收藏泰國石器時代至近代的出土文物。史前部門展出有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至青銅器時代的出土遺物,其中有西元前5000年的泰國北部班清遺址出出土的彩陶,公元前600~前100年的東山文化的青銅器和青銅鼓。雕刻部門展出有受印度影響的墮羅缽底期的直徑達2米的石灰巖法輪,室利佛逝朝的青銅觀音菩薩軀體像,吉蔑化時代的柬埔寨王阇耶跋摩七世雕像等珍品。素可泰部門展出有在東南亞一帶頗受歡迎的青瓷及各種工藝品。此外還有錢幣、鑲嵌工藝、寶石、木雕、兵器、樂器以及面具等。博物館擁有志願工作者組成的不同語種的講解員,為觀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