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一定濃度(0.1%~10%原子數比)過渡金屬或稀土金屬原子的固體。大部分是金屬,但也有部分是半導體(如Cd1-xMnxSe、Hg1-xMn>xTe及Zn1-xMnxSe等)及絕緣體(如EuxSr1-xS,0.13<x<0.65)。過渡金屬及稀土金屬原子因其內電子殼層未滿而都具有原子磁矩,而且這些原子磁矩通過交換作用相互關聯。這些過渡金屬或稀土金屬原子由於在固體內是雜亂分佈的,所以這些原子磁矩的方向也是雜亂分佈的,沒有宏觀的自發磁化強度。當溫度轉高時自旋玻璃呈現順磁性,僅有很小的磁化率,約為105104/克。當溫度下降至某一特征溫度(冷凍溫度)Tf時,在外場作用下呈現磁滯行為。當外磁場減小至零時,自旋玻璃仍存在剩餘的磁化強度。而且,正、反方向的剩餘磁化強度並不相等,它們的大小決定於降溫時的具體情況。在正向外磁場作用下,降溫至Tf以下時正向的剩餘磁化強度就比較大。亦即在高溫時獲得的部分磁化強度在溫度下降至冷凍溫度Tf以下時,可被部分“冷凍”起來。常稱Tf以上的狀態為順磁態,而稱Tf以下的狀態為自旋玻璃態。冷凍溫度Tf的大小與過渡金屬或稀土金屬的原子濃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