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天文學傢。生於保加利亞瓦爾納,卒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1920年從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畢業後留校工作。1925年赴美。1942年被聘為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天體物理學教授,曾在威爾遜山天文臺工作,直到1972年退休。

  茲威基的主要貢獻獻是對超新星現象的研究。他於1934年和W.巴德一起確認宇宙中存在比新星更激烈、釋放能量更多、光變幅更大的災變天體,並把它們定名為超新星。1936年在他的倡議下,美國帕洛馬山天文臺建成45/65厘米施密特望遠鏡,立即將它投入河外星系巡視。這在當時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廣角天體照相儀。到1941年為止,在茲威基主持下,用它發現18個超新星,而前人總共隻是偶然觀測到12個。根據巡天觀測,推算出平均每一個河外星系,每300年產生一次超新星爆發。這個爆發頻率值在以後的40年一直與觀測資料相符。從20世紀30年代起,茲威基每當發現一個河外星系超新星,即與人合作周密觀測爆發過程中的光度和光譜,積累瞭大量資料。後來,他提出根據光變曲線、譜線特征、膨脹速度等因素,將超新星分類。從1958年起他主持120/180厘米施密特望遠鏡的遙遠星系團超新星巡天。1959年他倡議並組織國際超新星聯合觀測,全世界先後有10多個天文臺參加。他一生共發現超新星122個,占當時超新星總數的30%。茲威基在星系方面也做瞭很多工作。他和H.沙普利曾分別發現星系成團傾向,他並對星系團進行瞭分類;他認為星系之間有彌漫星群以及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雲;還發現互擾星系的存在。他認為宇宙物質的演化是沿著從稀到密和從密到稀兩個方向進行的,超新星爆發是雙向演化的典型:一方面外部物質拋散到空間,另一方面內部物質收縮為致密天體。根據這思想,他預言應有中子星存在,還預言可能有整個星系核的大規模爆發。著有《形態學天文》以及大量關於超新星的論述。主編《星系和星系團總表》6卷,《致密星系、星系的致密部分、爆發星系和爆後星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