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興起的曲藝形式。“轉”同“囀”,即“說唱”。“變”即“變文”,為具有傳奇靈變色彩的故事。“轉變”意即說唱表演“變文”故事。一般認為,轉變是由寺廟中通俗吟講經文故事即“俗講”活動發展演變而來。為瞭向普通群眾宣傳佛教教義,唐代的佛教寺院經常舉行俗講活動,形式為主講和尚居中講說,旁邊有僧人吟誦幫唱或者奏樂烘托,更有懸掛繪有佛教故事的連環圖畫即“變相”,隨講隨翻動以進行輔助的情形形。不過,也有寺院為瞭吸引信徒,借鑒唐代民間“說話”藝術的形式,進行“俗講”活動的可能。亦即“轉變”可能是佛教寺院將“說話”藝術形式引入宗教宣傳的手段之後,又向民間輻射而形成的一種曲藝說唱形式。因為,“俗講”不是佛教寺院的專利,中國本土的道教也有“俗講”的活動。至遲到瞭唐代末期,這種“俗講”活動已經發展成為比較成熟和流行的民間曲藝形式。所說唱的內容,也由經文故事而向歷史故事與現實題材的創作拓展。從1900年甘肅敦煌莫高窟發現的大批“變文”看,即不僅有《維摩詰經變文》和《破魔變》等表現佛經及佛教故事的;也有《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孟薑女變文》《張議潮變文》等表現歷史傳說與現實內容的。前者可能就是“俗講”的底本,而後者明顯屬於“轉變”表演的說唱腳本。

  關於轉變表演的具體情形,《全唐詩》中李賀《許公子鄭姬歌》、王建《觀蠻姬》和吉師老《看蜀女轉昭君變》三首詩,對民間女藝人說唱變文即“轉變”的表演情況,有不同程度的描述。如“長翻蜀紙卷明君,轉角含商破碧雲”(李賀《許公子鄭姬歌》);“欲說昭君斂翠蛾,清聲委曲怨於歌。誰傢年少春風裡,拋與金錢唱好多”(王建《觀蠻姬》);“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傢連錦水。檀口解知千載事,清詞堪嘆九秋文。翠眉顰處楚邊月,畫卷開時塞外雲。說盡綺羅當日恨,昭君孤舟有旅人。”(吉師老《看蜀女轉昭君變》)說明轉變的說唱表演,在形式上與寺院裡的“俗講”大體一樣,有說有唱,也有畫圖輔助。隻不過,這種民間藝人的“轉變”表演,多為女藝人的單人表演。而有人從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瑪雅洞一幅畫著阿阇王本生故事的壁畫裡,在阿阇王與王妃之前,有兩個青年女子,一人手持畫幡,一人張口指畫的情形,研究認為轉變的表演,大抵要至少兩個人才能完成。隻不過,舉畫幡即“變相”的人,與“變相”畫一樣,僅僅是處於輔助地位而已。轉變所使用的唱腔,沒有明確的記載與稱謂。但從變文的唱詞為七言上下句體韻文的基本格式,和唐代著名的“俗講”僧人文溆和尚的唱調被以〔文溆子〕的名目廣泛流傳的情形看,轉變應當擁有自己的專門唱腔。

  到瞭宋代,真宗(998~1022在位)曾明令禁止僧人講唱變文,民間的“轉變”表演也未再見有延傳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