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酶中的一類。催化氨基酸和α–酮酸或醛酸之間的氨基轉移,反應都是可逆的。轉氨酶的輔基是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見維生素),兩者在轉氨基反應中可互相變換。

  轉氨酶可按底物的不同分成三大類:①L-α–氨基酸∶α–酮酸轉氨酶。廣泛分佈於生物界,催化反應通式如下: L-α–氨基酸+α–酮戊二酸(或丙酮酸)竓 α-酮酸+谷氨酸(或丙氨酸) ②ω–氨基酸∶酮酸轉氨酶。③D–氨基酸轉氨酶(僅存在於微生物中)。

 轉氨酶的生理功能是參與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生成的酮酸或醛酸可經氧化分解而供能,也可轉變成糖類或脂肪酸。相反,酮酸或醛酸也可經轉氨酶的作用而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在高等動物各組織中,活力最高的轉氨酶是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轉氨酶(簡稱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和丙氨酸∶α–酮戊二酸轉氨酶(簡稱丙氨酸轉氨酶ALT)。AST主要存在於細胞液中,線粒體中也有;ALT幾乎全部存在於細胞液中。當組織損傷時,胞液中的酶蛋白可釋放至血漿中。因此,患心肌梗死和肝炎時,血清AST和ALT的活性升高。其中AST對兩類疾病的診斷均很靈敏,而ALT一般用於肝臟疾患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