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性規範玻色子場耦合的電中性的弱作用流。由費米子場(如電子場﹑誇克場)和反費米子場(如正電子場﹑反誇克場)組成,為電弱流(包括帶電和中性弱作用流以及電磁流)中的一種。20世紀60年代電弱統一理論(格拉肖–溫伯格–薩拉姆模型)預言瞭它的存在。中性流在1973年中微子–電子散射實驗中被發現,隨後被半輕子衰變過程的實驗所證實。中性流和規範玻色子W±Z0的發現,證明瞭電弱統一理論的正確性。與帶電弱作用流、電磁流不同,中性流包括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比例於sin2θwθw是弱混合角,又稱溫伯格角,其定義是tanθwg1/g2,g1g2是電弱統一理論裡的規范耦合常數)。sinθw是中性流唯象學的參數,已經被中微子–電子(質子)彈性散射、中微子深度非彈性散射、ee湮沒以及原子中的宇稱破壞等實驗所測出,最新的結果是sin2θw=0.231 43(15)。電弱統一理論裡,拉格朗日量中隻含有味(誇克或輕子的種類)守恒的中性流,但量子效應可誘導味改變的中性流。對於某些味守恒的中性流過程,實驗測量已準確到千分之幾,與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理論預言(包括單圈圖計算)符合,這表明味守恒的中性流的單圈量子修正已得到實驗檢驗。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裡,味改變的中性流過程是量子效應產生的,相應的物理量(衰變寬度、產生截面等)一般較小。當今流行的擴充標準模型的新理論模型(如最小超對稱標準模型)裡,對該類過程的新貢獻(非標準模型貢獻)也是通過量子效應產生的,可與標準模型的貢獻相比擬。所以,測量這類過程對於研究新物理(擴充標準模型的新理論模型)極為重要。已經有一些這類過程被實驗觀察到。精確測量味改變的中性流過程,為發現新物理提供瞭一個間接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