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科林蛙屬一種。曾是歐洲林蛙的中國亞種,後發現歐洲林蛙的染色體數2n=26,中國林蛙則為2n=24,因而單列為種。又稱哈士蟆。主要分佈於中國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重慶、湖北、安徽等地,以及俄羅斯、朝鮮半島。體形形窄長,雄蛙體長47毫米、雌蛙50毫米左右,最大可達60毫米。頭寬略小於或等於頭長,吻端鈍圓;體背面皮膚光滑,背部和體側疣少而分散,有的個體在肩上方有“八”字形疣;背側褶在鼓膜上方呈曲折狀;體腹面光滑;後肢長,後肢前伸時脛跗關節達吻鼻之間或超過吻端,足具2/3蹼,指、趾端無溝。體背面顏色有變異,多為棕黃色、土黃色或灰黃色等,在疣上常有黑斑點,顳部黑褐色斑呈三角形;前臂、股、脛、跗部一般有4~6條淺褐色橫斑;腹面乳白色或灰白色,雌蛙多為黃綠色或黃白色(見圖)。

  生活在海拔200~2 100米的丘陵及山區水坑、水塘、稻田、山溪緩流地段及其附近林間。晝伏夜出,白天隱伏在水域附近草叢或潮濕的林下土穴內,黃昏至黎明前活動頻繁。主要以多種昆蟲及其幼蟲為食。繁殖期在3月至4月上旬,卵產於靜水坑或流溪回水蕩內。卵群成團狀且附著在水草間,含卵650~2 000粒,約20天孵化成蝌蚪。蝌蚪全長36毫米左右;上唇無乳突,下唇乳突1排完整;頭體背面灰棕色,尾部有深色斑點;尾肌弱,尾末端鈍圓。蝌蚪在水中生活3個多月即可變成幼蛙,幼蛙營陸棲生活。東北林蛙(R.dybowskii)曾與此種同名,現被分為2個有效種,其輸卵管幹制後為名貴的中藥材哈士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