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景名勝區是中國瑰麗河山和人文融會的縮影,大地景觀之精華,是展示國傢文明形象的珍貴自然文化遺產。

江西上饒三清山花崗巖峰林景觀

國傢傢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187處)
北京

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區

石花洞風景名勝區

天津

盤山風景名勝區

河北

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風景名勝區

秦皇島北戴河風景名勝區

野三坡風景名勝區

蒼巖山風景名勝區

嶂石巖風景名勝區

西柏坡–天桂山風景名勝區

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

內蒙古

紮蘭屯風景名勝區

山西

五臺山風景名勝區

恒山風景名勝區

黃河壺口瀑佈風景名勝區

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

五老峰風景名勝區

遼寧

千山風景名勝區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

金石灘風景名勝區

興城海濱風景名勝區

大連海濱–旅順口風景名勝區

鳳凰山風景名勝區

本溪水洞風景名勝區

青山溝風景名勝區

醫巫閭山風景名勝區

吉林

“八大部”–凈月潭風景名勝區

松花湖風景名勝區

仙景臺風景名勝區

防川風景名勝區

黑龍江

鏡泊湖風景名勝區

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

江蘇

太湖風景名勝區

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

雲臺山風景名勝區

蜀崗瘦西湖風景名勝區

三山風景名勝區

浙江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雁蕩山風景名勝區

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天臺山風景名勝區

嵊泗列島風景名勝區

楠溪江風景名勝區

莫幹山風景名勝區

雪竇山風景名勝區
雙龍風景名勝區

仙都風景名勝區

江郎山風景名勝區

仙居風景名勝區

浣江–五泄風景名勝區

方巖風景名勝區

百丈漈–飛雲湖風景名勝區

方山–長嶼硐天風景名勝區

安徽

黃山風景名勝區

九華山風景名勝區

天柱山風景名勝區

瑯琊山風景名勝區

齊雲山風景名勝區

采石風景名勝區

巢湖風景名勝區

花山謎窟–漸江風景名勝區

太極洞風景名勝區

花亭湖風景名勝區

福建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清源山風景名勝區

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

太姥山風景名勝區

桃源洞–鱗隱石林風景名勝區

金湖風景名勝區

鴛鴦溪風景名勝區

海壇風景名勝區

冠豸山風景名勝區

鼓山風景名勝區

玉華洞風景名勝區

十八重溪風景名勝區

青雲山風景名勝區

江西

廬山風景名勝區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龍虎山風景名勝區

仙女湖風景名勝區

三百山風景名勝區

梅嶺–滕王閣風景名勝區

龜峰風景名勝區

高嶺–瑤裡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

雲居山–柘林湖風景名勝區

山東

泰山風景名勝區

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

膠東半島海濱風景名勝區

博山風景名勝區

青州風景名勝區

河南

雞公山風景名勝區

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

王屋山–雲臺山風景名勝區
嵩山風景名勝區

石人山風景名勝區

林慮山風景名勝區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

湖北

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

武當山風景名勝區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隆中風景名勝區

九宮山風景名勝區

陸水風景名勝區

湖南

衡山風景名勝區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嶽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

韶山風景名勝區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

崀山風景名勝區

猛洞河風景名勝區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

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風景名勝區

德夯風景名勝區

廣東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

丹霞山風景名勝區

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羅浮山風景名勝區

湖光巖風景名勝區

廣西

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

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

花山風景名勝區

海南

三亞熱帶海濱風景名勝區

重慶

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

縉雲山風景名勝區

金佛山風景名勝區

四面山風景名勝區

芙蓉江風景名勝區

天坑地縫風景名勝區

四川

峨眉山風景名勝區

黃龍寺–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

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

貢嘎山風景名勝區

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

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

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

石海洞鄉風景名勝區

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
白龍湖風景名勝區

光霧山–諾水河風景名勝區

天臺山風景名勝區

龍門山風景名勝區

貴州

黃果樹風景名勝區

織金洞風景名勝區

沅陽河風景名勝區

紅楓湖風景名勝區

龍宮風景名勝區

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

赤水風景名勝區

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

都勻鬥篷山–劍江風景名勝區

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九龍洞風景名勝區

黎平侗鄉風景名勝區

紫雲格凸河穿洞風景名勝區

雲南

路南石林風景名勝區

大理風景名勝區

西雙版納風景名勝區

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

昆明滇池風景名勝區

麗江玉龍雪山風景名勝區

騰沖地熱火山風景名勝區

九鄉風景名勝區

瑞麗江–大盈江風景名勝區

建水風景名勝區

普者黑風景名勝區

阿廬風景名勝區

陜西

華山風景名勝區

臨潼驪山風景名勝區

寶雞天臺山風景名勝區

黃帝陵風景名勝區

合陽洽川風景名勝區

甘肅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風景名勝區

寧夏

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

新疆

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

庫木塔格沙漠風景名勝區

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

賽裡木湖風景名勝區

西藏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

青海

青海湖風景名勝區







  特點與價值 特點是:具有科學、美學價值,自然與文化融為一體,能滿足人對大自然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價值主要在於:①科學價值。風景區的自然景觀和地球發展演變過程中形成的遺跡,從地質、地理、生物、生態等科學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如桂林漓江、路南石林風景區,都是聞名世界的喀斯特地貌;峨眉山、三江並流風景區,都是具有世界價值的生物多樣性遺產地。②美學價值。風景區是多種景觀要素(山石、水體、生物、氣候等)構成的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景觀。根據中國傳統的山水審美觀可概括為:雄、奇、險、秀、幽、奧、曠等宏觀特征的形象美,如“泰山天下雄”、“黃山天下奇”、“華山天下險”等。山水審美是綜合性的全息審美,因而還包括其色彩、線條、動靜、音響、嗅覺及中觀、微觀美。③歷史文化價值。中國風景名勝區,源於古代的名山大川,融入瞭豐富的人文景觀,積淀瞭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社會歷史與文化藝術價值。④自然與文化融為一體。如明成祖朱棣建道教名山武當山,根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下聖旨命令規劃設計者,“相其廣狹,定期規制”,建築物“務隨地形高下”,“山體本身分毫不要修動”,使建築物融入自然,和諧協調。

  歷史 據“五嶽”、“天下名山大川”、“諸侯其疆內名山大川”的記載看,早在先秦時代,中國的名山大川系統已開始形成。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進山,文人遊山覽勝,賦詩作畫,已成名山主要功能。唐宋最盛,全國性的有天下名山大川、佛教名山及道教洞天福地,地區性的有省、州、縣級各具特色的“八景”、“十景”,以及各種類型的風水山,遂形成中國農耕文明時代獨特的風景名勝區體系。1982年,國務院公佈第一批44處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相當於國外的國傢公園)。至2005年,中國已有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187處(見表)、省市級風景名勝區500多處,總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以上。

  類型 中國疆域廣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歷史悠久,風景資源極為豐富,類型很多,根據其價值、特點和功能,可分為:山嶽風景區,如五嶽;河湖水系風景區,如西湖;海濱風景區,如三亞;森林草原風景區,如紮蘭屯;文化遺產風景區,如八達嶺、十三陵;自然遺產風景區,如武陵源;沙漠風景區,如庫木塔格;高山高原風景區,如雅礱河等。各類風景區還可分若幹亞類。

  山水文化 隨著名山功能發展,歷代帝王、文人、僧道、匠師、百姓紛紛登臨名山,各有追求,寄情山水,觸發靈感,創造系統的中國山水文化,或凝固於山水之間的祭祀、宗教、書院等有形文化,或再現於人間的有形山水文化藝術,如山水詩、山水畫、山水楹聯、摩崖石刻、山水遊記、山水園林、山水盆景、山水音樂以及現代的山水攝影、山水影視等。還有探索更深層次的山水地理科學,如宋沈括對“峭拔險怪”的雁蕩山地形的成因分析和明徐霞客對“雕鏤百態”的巖溶地貌考察及其探索,都比歐洲學者探索要早2~6個世紀。科學的理性探索、科研、教育、體驗性遊覽,已成現代風景區的主要功能,並由此而發展更豐富的山水文化與科學。

  保護與利用 保護是風景區開發利用的前提。中國古代名山是皇帝下旨保護,“風五嶽及名山……皆禁樵采”。具體到各座名山及寺觀皆有保護石碑。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有效措施,就是功能分區,即風景區內主要以發展精神文化活動為主,風景區外主要以發展為遊人服務的經濟功能為主,如五嶽之“山上遊,山下住”,保護好風景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使之世代傳承,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