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傢。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法文系。學生時代酷愛日本古典文學,學習作詩、寫小說並翻譯法國名著。1942年,與文友福永武彥、加藤週一、窪田啟作等共同組成文學研究團體“白天派詩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閱讀法國心理小說、德國浪漫派文學和英國市民小說等,借此深化自己的文學觀念,同時開始長篇小說的寫作。1947年,他和加藤週一、福永武彥共同發表《1946·文學的考察》。論作基於豐厚的文化素養和新鮮的批評視點,受到文壇的關註與好評評。同期亦刊出瞭代表作長篇小說《死亡陰影下》(1947)。小說采用意識流表現手法,描寫孤獨青年的成長過程。該作大獲成功。中村成為“戰後派”文學的代表作傢之一。同年7月,他與野間宏、花田清輝、加藤周一共同成為《近代文學》同人。1948年,又與加藤周一等創刊《方舟》。後以《人間》、《文藝》、《綜合文化》等雜志為舞臺,介紹西歐20世紀文學運動,對年輕一代影響頗大。中村的重要作品尚有《施恩的女兒》(1948)、《愛神與死神》(1950)、《長途旅行的終結》(1952)、《冰冷的天使》(1955)、《回轉木馬》(1957)和《空中庭園》(1965)等。其小說文風主要受M.普魯斯特等法國心理現實主義小說的影響,同時體現出對於日本自然主義文學和“私小說”傳統的某種抵抗。此外,日本的王朝物語文學對其影響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