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沙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位於拉薩西郊更丕烏孜山下。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勝洲。明永樂十四年(1416),宗喀巴弟子絳央卻傑主持修建。建成後他任第一任堪佈。其門下7弟子分別主持寺中7個紮倉(經院)。此寺為歷代達賴喇嘛的母寺。哲蚌寺西南角的甘丹頗章是1530年左右,由二世達賴根敦嘉措主持修建的。

<

哲蚌寺大經堂

  該寺後來發展為格魯派實力最雄厚的寺院。最盛時期寺僧編制為7 700人,有141個莊園與540餘個牧場。三世達賴索朗嘉措於1546年作為該寺的第一個活佛被迎請入寺。後來他應蒙古俺答汗的邀請,到青海講經傳法。明萬歷六年(1578),俺答汗贈以“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的尊號,達賴喇嘛一稱即始於此。索朗嘉措得此尊號後,又追認其前兩世為第一、二世達賴喇嘛。五世達賴羅桑嘉措受清朝冊封之前,一直住在該寺。由於歷世達賴喇嘛皆以哲蚌寺為母寺,因此該寺在格魯派寺院中地位最高。

  寺院內部組織制度嚴密。錯欽、紮倉、康村和米村為主要的組織。錯欽是全寺最高組織;紮倉隸屬於錯欽,相當於分院;康村是紮倉的基層組織;米村又是康村的下一級組織。四個紮倉分別名為羅色林、果芒、德陽、阿巴。每個紮倉各有供茶集會的大殿和經堂。紮倉各有自己所屬的僧眾,不同紮倉僧眾不能相混。紮倉的學習制度,每年集體學習共有8次,每次學習時間15天至1個月不等。學習方法是背誦經文和以因明方式辯論;在堪佈前受試及格,由堪佈按成績優劣分別登記,授予不同等級的“格西”學位,直到參加大祈願法會,授予最高的“拉然巴”格西學位。

  該寺原為二、三、四、五世達賴住地。五世達賴受清朝冊封後,始由甘丹頗章移住佈達拉宮,但甘丹頗章曾被作為格魯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權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