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轄縣級市。位於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東麓。面積16 800平方千米。人口37萬(2010),有漢、蒙古、回、滿等民族。市人民政府駐興華街道。西漢時為匈奴所據,左賢王轄地;東漢時鮮卑部落居此地,隋唐時期為寶韋諸部轄地,遼代歸上京道北路招討司轄,金代歸蒲與路轄。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後,為其弟鐵木哥斡赤斤的封地。元代歸中書省泰甯路轄。明代為福餘衛、阮裏河衛轄。清初,隸屬於佈特哈總管衙門節制。1903年東清鐵路開通後,逐漸漸形成瞭一個小城鎮。1929年置雅魯縣。1933年廢縣置佈特哈旗。1984年改為縣級紮蘭屯市。由呼倫貝爾市代管。市境地形分為中低山區、丘陵漫崗、河川谷地等類型。地勢由東南的海拔250米上升到西北的1 696米。屬中溫帶半幹旱氣候。年平均氣溫2.4℃。平均年降水量480毫米。境內河流分屬綽爾河濟心河雅魯河柴音河4大水系。礦產有銅、鐵、砂金、矽石、重晶石、石墨、鉬、煤等。以農業為主,盛產小麥、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為呼倫貝爾市糧食基地。工業有食品、紡織、造紙、糧油和飼料加工、化工、醫藥等。濱洲鐵路和301、111國道穿過市境,與紮博公路、林區公路、鄉級公路相溝通。風景名勝有柴音河風景區秀水風景區斷橋(紅光)風景區和吊橋公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