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至五代樂章與歌謠總集。全書共100卷。中國南宋初人郭茂倩編。郭茂倩,祖籍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生卒年及經歷不詳。《樂府詩集》把歷代樂章歌謠按性質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和“新樂府辭”12大類。每類之中又按曲調分為若幹小類,並在題下對該曲調的性質和演變作瞭說明。尤其是一些民歌、謠諺,往往散見各類典典籍,前人多加忽視,而此書收集則頗完備,後來一些研究著述,多以此書為依據。

《樂府詩集》(宋刻本)

  收錄各種曲調往往先錄無名氏所作“古辭”,再錄後來文人擬作,依時代先後順序,使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出每一曲調的發展演變過程及歷代作傢相互影響的軌跡。尤其是關於一些曲調的說明,征引南朝宋張永的《元嘉正聲伎錄》、齊王僧虔的《伎錄》及陳釋智匠的《古今樂錄》諸書。這些典籍今已亡佚,不少佚文均賴該書得以保存。收錄宏富,亦難免有若幹疏誤。如《近代曲辭·水調歌》中“唐曲”部分似雜取唐人作品而成,如“入破”其二即杜甫所作,書中未加說明。書中對有些曲調的分類,近代學者間存在爭論,如“相和歌辭”與“清商曲辭”的關系。

  通行本均以明汲古閣刊本為底本。文學古籍刊行社有影印宋刻殘本,所缺部分以元刻及舊抄本配補。1980年中華書局排印餘冠英先生等點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