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生生物自然保護區。1980年建立。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裕民縣境西南,巴爾魯克山的朵拉提溝和佈林幹河分割的丘狀臺地上,為海拔900~1 200米的低山平緩丘陵帶,面積約15平方千米。野巴旦杏生長集中、連片成林的約6 000畝,海拔1 150~1 300米。野巴旦杏又稱野扁桃,為薔薇科落葉小喬木。原分佈於地中海沿岸、中東和中國,後因受冰期的影響,基本滅絕,現世界上殘存甚少,所以頗為珍貴。野巴旦杏有很強的適應性,不怕高溫,不怕嚴寒寒。南疆地區人工栽培的巴旦杏,能抵抗−20℃的嚴寒;這裡的野巴旦杏在−30℃時仍可安全越冬。野巴旦杏生長繁茂,4月開花,8月份果實成熟。如經嫁接,3年即可結果。巴旦杏仁含油50%,可榨高級食用油。此外,並含蛋白質24%和部分消化酶、杏仁苷等物質,營養豐富。保護區動物有烏鴉、喜鵲、椋鳥、赤狐、艾鼬、虎鼬、草兔等。植物有野巴旦杏及伴生植物紅果山楂、野蘋果、天山花楸、天山櫻桃、細刺薔薇、水楊梅、地榆等20多種薔薇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