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綱的一個亞綱。末齡期具翅的一大類昆蟲。約占所有已知動物種類的72%。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有翅昆蟲的翅是一次性獲得的新征,翅的獲得及隨後的演化成為有翅昆蟲發展與進化的關鍵與動力。有翅昆蟲主要的共有衍征有:成蟲中、後胸具有帶脈紋和基部具關節的翅;具翅胸節的側板高度骨化;幕骨前、後臂癒合;腹節無可外翻的泡囊,但蛩蠊目(Grylloblattodea)第1腹節腹板具泡囊;頭部側血管消失等。

  有翅昆蟲的成員最後齡期都具有翅,盡盡管不少類群的種類在發育過程中會出現無翅的階段。有翅昆蟲被分為兩類:外翅類和內翅類。外翅類是不全變態昆蟲,無真正的蛹期,在幼蟲期即有翅芽發生於體外,到成蟲期翅發育完成,此類型包括蜉蝣目、蜻蜓目、搈翅目、蛩蠊目、直翅目、竹節蟲目、革翅目、紡足目、蜚蠊目、螳螂目、等翅目、缺翅目、嚙蟲目、食毛目、虱目、半翅目和纓翅目。內翅類是全變態昆蟲,具幼蟲期和蛹期,翅芽發生於幼蟲體內,蛹期有翅而未發育完成,此類型包括脈翅目、鞘翅目、捻翅目、長翅目、蚤目、雙翅目、鱗翅目、毛翅目和膜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