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西部國傢。全稱伊拉克共和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側。陸疆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接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海岸線長僅58千米。面積441 839平方千米,人口約3 100萬(2010)。共分為18個省,其中3個省份包括在庫爾德人自治區內。首都巴格達。

  自然地理 全境大部分為低地,海拔一般不超過300米,海拔450米以上的面積不足15%。大體分為3個地形區:①中、南部沖積平原,著名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縱貫其中,形成一般所說的美索不達米亞(兩河之間)地區。這是西亞最廣闊、最肥美的平原。略作西北—東南延伸和傾斜,長1 000千米,寬300~400千米,海拔在200米以下。巴格達以上地勢稍高,呈波狀起伏,間有低丘,稱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以下低平,排水不暢,湖泊、沼澤星羅棋佈,稱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②西部荒漠高原,為敘利亞阿拉伯沙漠的組成部分,屬於阿拉伯高原的邊緣,海拔200~1 000米。地勢起伏不平,多谷地,間有小丘。③東北部庫爾德山地,主要由一系列平原相間的平行山脈組成,北和東北面靠近安納托利亞高原、亞美尼亞高原和伊朗高原的邊緣。各山脈由西西北向東東南呈弧形延伸,海拔200~2 000米。靠近伊朗邊境的賴萬杜茲峰,海拔3 658米,為全國最高點。

圖1 伊拉克巴格達的無名烈士之墓

  除東北部山地外,大部分國土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和東北信風的控制下,中部和南部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突出特征是炎熱、幹燥。夏季多下沉氣流,十分炎熱。平原地區7月平均氣溫自北而南在30~35℃之間,絕對最高氣溫達50℃以上。冬季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在0℃以上,南部受海洋調劑,1月平均氣溫為11℃。北部山區降至0℃以下,高山甚至可以出現−15℃左右的低溫。除北部山地外,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幼發拉底河及以南地區降水更少,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0毫米。降水多集中於冬季,與初春降水合計,占全年降水量的3/4以上。北部山地受從地中海吹來的偏西風影響,降水較多,有時可超過500毫米。平原及其以南地區,冬季受西風帶南緣的影響,有時有氣旋過境,也能形成降水。

  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是流經境內的兩條最大河流,均發源於土耳其境內,基本呈西北—東南流向。在伊拉克境內的長度,分別為1 400餘千米(占總長的68.5%)和1 200餘千米(占總長的43.6%)。兩河水量豐富,是農業灌溉的主要水源。二者最後在東南部匯而為一,稱阿拉伯河(其下半段為伊拉克和伊朗界河),長193千米。繼續東南流,在法奧港北側註入波斯灣。

  石油和天然氣是最重要的地下資源。已探明石油儲量達1 431億桶,居世界第三位。擁有南北兩大油田區,即以基爾庫克為中心的北部油田區和兩河下遊三角洲地區以魯邁拉為中心的南部油田區。全國大小油田多達73座,多數尚未開采。天然氣儲量約3.17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總儲量的2.4%。另一大礦藏是磷酸鹽,儲量達100億噸。森林覆蓋率很低,僅占國土面積的3%;近3/4的國土是沙荒。

  居民 人口增長迅速,1950年人口僅516萬,至2000年的50年間,增長瞭3.4倍。2001年的人口出生率為34.6‰,死亡率為6.2‰,自然增長率為28.4‰。2006年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7人。人口分佈很不均勻,大多數沿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和阿拉伯河呈帶狀密集分佈;底格裡斯河中遊東側一帶,人口也比較稠密;其他地區,尤其是幼發拉底河以南的廣大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人口就特別稀少。按族別,阿拉伯人大部分集中居住在大河沿岸,庫爾德人大多數居住於北部山區。人口的民族構成,近年來有較大變化,2006年,阿拉伯人約占78%,庫爾德族所占18%。其餘為土庫曼族亞美尼亞人,以及巴基斯坦難民。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達70%。2000~2005年期間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為男66.7歲、女71歲。伊拉克人口性別構成變化較大。1978年男女的性別比為106∶100,到1997年已猛降為99∶100。連年不斷的戰爭、對人民(尤其對什葉派穆斯林和庫爾德人)的殘酷鎮壓和人民的大批流亡,是男丁銳減的根本原因。居民95%以上信奉伊斯蘭教,其中什葉派占62%,遜尼派占34%。少數信奉基督教(占全國人口3.6%)。

圖2 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居住地

  歷史 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發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出現瞭灌溉農業以及相伴而生的蘇美爾人城邦。前3000年前後,兩河中、下遊先後建立瞭一些奴隸制國傢。前1894年,出現瞭古巴比倫王國,史稱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前626年,新巴比倫王國崛起。自前538年起,相繼被波斯帝國和馬其頓帝國征服。7世紀30年代,被阿拉伯人占領。8世紀中葉阿拉伯帝國首都遷至巴格達,伊拉克成為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中心。1639年入奧斯曼帝國版圖。1920年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1921年,英國“保護”下的伊拉克王國成立。1932年,英國的“委任統治”正式結束。1958年8月,君主制被推翻,成立伊拉克共和國。1967年6月和1973年10月,伊拉克參加第三、第四次中東戰爭。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與伊朗進行瞭連綿8年的戰爭(兩伊戰爭)。1990年8月2日,出兵侵占和吞並科威特,受到聯合國的制裁,進而引發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同伊拉克之間的海灣戰爭(1991年1月17日至4月12日)。隨後,聯合國以伊未充分執行聯合國有關決議,繼續對其實行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伊在武器核查尤其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核查和銷毀上,與聯合國特別是與美國反復周旋,危機不斷爆發和升級,美英借以發動“沙漠之狐”的軍事行動(1998年12月)。2001年9·11事件後,形勢更急轉直下。美國借口伊拉克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和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於2004年3月,繞過聯合國並不顧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聯合英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伊很快戰敗,薩達姆政權垮臺。

  政治 1968年9月頒佈臨時憲法,其中規定:伊拉克是“人民民主國傢”、“伊斯蘭教為國教”;經濟上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私有制;總統為國傢元首、武裝部隊總司令和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革命指揮委員會為國傢最高權力機構。議會稱國民議會,由25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是執政黨,另有庫爾德民主黨、全國民族進步陣線、庫爾德斯坦民主黨、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和達瓦黨等。薩達姆政權垮臺後,其政治體制完全瓦解,執政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被宣佈為非法而遭解散。2006年5月,戰後首屆正式政府成立,為多黨聯合執政。2002年,正規軍有兵員43萬人,其中陸軍37.5萬人(含共和國衛隊6萬人、特別共和國衛隊1.5萬人),海軍2 000人,空軍3.5萬人,防空部隊1.7萬人,另有6萬準軍事安全部隊。1999年軍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5%(全世界平均數為2.4%)。伊拉克戰爭期間,伊武裝力量迅速瓦解、崩潰。伊拉克戰爭後,原伊拉克軍隊被解散。新組建的伊拉克安全部隊實行募兵制,包括軍隊和警察,至2006年底共32.3萬人(軍隊18.8萬,警察13.5萬)。

  經濟 伊拉克原來是傳統的農牧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借助石油工業的發展,國民經濟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20世紀中葉以來,石油工業逐漸成為伊國民經濟的支柱。第一口油井1927年在基爾庫克鉆成。最初由於發現的油田深處內陸,運輸設施滯後,生產增長緩慢。1955年起,隨著南部油田的開發以及通往地中海港口輸油管的敷設,特別自1975年石油工業全部收歸國有後,產量迅速增長,以石油為中心的工礦業比重不斷上升,很快變為石油生產和出口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起,由於戰爭迭起,國民經濟急劇惡化。先因兩伊戰爭耗資千億美元,經濟元氣大傷;繼之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吞並未成,反引發海灣戰爭,招致聯合國的嚴厲經濟制裁,海外資產全被凍結,所有國際經貿往來中斷,經濟活動陷於半癱瘓狀態。在2003年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中,國計民生遭到極大的破壞。隨之而來的社會動亂,使得已經殘破不堪的國民經濟雪上加霜。

  2010年,伊拉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 177億美元,GDP年增長率為5.5%,人均GDP約為3 797美元。

圖4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椰棗林

  近數十年來,伊拉克以石油立國,石油收入在國傢財政收入中所占比重最高曾達到70%,原油出口占出口總值98%,加上石油制品可達99%。原油年產量最高達到1.7億噸(1979),在中東居第三(僅遜於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在世界居第四;年出口石油最多達1.6億噸,僅次於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20世紀80年代起,原油產量升降不穩,但除少數年份外,仍然保持億噸左右。兩伊戰爭結束到海灣戰爭前,伊拉克平均日產原油350萬桶(約7.3桶=1噸),最高時達450萬桶。海灣戰爭後,石油日產量跌至30萬桶。1996年12月“石油換食品”計劃實施後,石油生產開始恢復。2006年平均日產原油190萬桶(全年7億桶,約合9 500萬噸)。約有2 000口油井,主要集中於基爾庫克、魯邁拉和祖拜爾三大油田,它們的產量占全國石油總產量的90%。原油絕大部分出口。正常情況下,北部油田所產原油,多經油管從地中海沿岸港口傑伊漢(土耳其)、巴尼亞斯(敘利亞)和的黎波裡(黎巴嫩)輸出;南部油田原油,多經油管從法奧港外運。為改變單純出口原油的局面,伊拉克大力發展煉油和石油化工業。已建煉油廠8座,分別設在拜伊吉、巴格達、巴士拉、基爾庫克、哈迪塞等地,以拜伊吉煉油廠最大,2002年日煉油15萬桶,占全國日煉油量(42萬桶)的1/3以上;石化工業主要生產乙烯、聚氯乙烯和苛性蘇打等。70%天然氣與石油伴生,主要產於北部基爾庫克油田和南部魯邁拉油田,歷史最高年產量曾達196億立方米(1979)。原來除少數自用外,還可通過管道輸送至祖拜爾和巴士拉,液化處理後大量出口。因長期不能正常生產,2000年年產40億立方米,僅相當產量最高年份的1/5。其他礦產以硫磺和磷酸鹽為主,2000年產磷酸鹽30萬噸、硫磺25萬噸,均較過去大為減產。另有鋼鐵、船舶、水泥、磚瓦、紡織、卷煙、榨油、制糖、制革、制鞋、卷煙、造紙、食品等輕重工業。1999年發電量260億千瓦·時(幾乎全為火電)。

圖3 伊拉克的石油冶煉工業

  2000年,伊拉克30%的人口居於農村,農業勞動力占全國勞動力的1/3。可耕地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27.6%,其中2/3需要灌溉。耕作方法采用輪耕制,每年約有一半耕地休耕。有拖拉機3.7萬臺。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水稻、棉花和椰棗等。谷物種植面積占全國種植面積的85%。耕地主要限於兩河流域,其下遊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水渠縱橫,是椰棗和水稻的主要產區。糧食遠不能自給,缺口極大;椰棗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5%,可供出口。畜牧業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牧場面積400萬公頃,約當全國面積的9.1%。北部山區和西南沙漠中水草豐美的地方是主要畜牧區,以飼養羊和牛為主,還飼養驢、馬和駱駝。所有畜產品都供應緊張。

  交通運輸在地理佈局上的最大特點,是陸空運輸均以首都巴格達為中心,形成通連全國各省份和主要城市的放射形鐵路網和公路網。鐵路總長2 027千米。幹線從巴格達西達敘利亞邊境,西北入土耳其,東南抵海灣之濱。公路總長3.97萬千米,84%敷有瀝青路面,各種機動車共計110萬輛。內河航線總長1 015千米,主要有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和阿拉伯河及人工運河等水道。海運以巴士拉、法奧和烏姆蓋斯爾為主要港口。輸油管網線路總長5 000餘千米,貫穿南北全境,外通土耳其與敘利亞。全國有機場100餘個,其中航線機場34個,包括巴格達和巴士拉兩個國際機場。原除國內主要城市通航外,與歐洲、亞洲和非洲的40多個城市均有定期班機或直達航線。以上設施,大多在2003年3月爆發的伊拉克戰爭中遭到破壞。

  對外貿易的出口商品構成愈加單純化,幾乎全部是石油及其制品,其他如水泥、硫磺和椰棗等,所占份額已經降至微不足道的地步。進口物資的商品構成也經歷瞭很大變化,糧食和食品的比重大大上升,2000年占進口總額的45%。其次乃為機器裝備、汽車、鋼鐵等。主要貿易夥伴為約旦、俄羅斯、埃及、中國、土耳其、印度、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2010年外貿出口額481億美元,進口額411億美元。

  在20世紀70年代,通過對外開發基金會,向發展中國傢提供援助和貸款,承諾的貸款總額將近20億美元,從而躋身於債權國之列。但兩伊戰爭爆發後,很快就變成瞭負債累累的債務國。到2001年,外債總額已達620億美元之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伊的國際債務成為一極大難題。目前,伊已與巴黎俱樂部成員國等達成減債協議。

  20世紀70年代以前,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可謂已經“小康”。但從兩伊戰爭開始,人民生活水平就急劇下滑;海灣戰爭以後,由於聯合國的嚴厲制裁,伊內外交困,人民苦不堪言;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更是百業凋敝,失業現象嚴重。

  文化 原來實行免費教育,高等教育設施尤其良好,有巴格達大學(1908)、科技大學(1960)、巴士拉大學(1964)、摩蘇爾大學(1967)、蘇萊曼尼耶大學(1968)和薩拉海丁大學(1968)等多所正規高等院校。但經過幾番戰爭,因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各級學校或萎縮,或停辦;適齡兒童和青年(6~23歲)入學率大幅下降。居民的成人識字率,男女分別為70.7%和45.0%(1999)。2002年的主要報紙有《革命報》(復興社會黨機關報,1968年7月創刊)和《共和國報》(政府機關報,1963年創刊),《伊拉克報》(庫爾德民主黨機關報,1968年創刊),《巴格達觀察傢報》(對外發行的英文報紙,1969年創刊)和《巴比倫報》。其他主要新聞傳媒機構有伊拉克通訊社(伊官方通訊社,1959年11月創建),伊拉克共和國廣播電臺;另有13傢電視臺。以上凡薩達姆時代的官方喉舌,均已被封閉、停辦或改組。

  對外關系 1945年12月21日加入聯合國,是許多全球性國際組織以及阿拉伯國傢聯盟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與國際社會有廣泛的聯系。但自20世紀80年代初兩伊戰爭爆發起,與鄰國或互相交惡,或兵戎相見;甚至派軍入侵吞並,以致招致聯合國的制裁、國際社會的譴責以及多國部隊的討伐,引發海灣戰爭,對外關系空前緊張。後雖力謀修補,又因武器核查問題,與聯合國不斷周旋,特別是與美國尖銳對立,直至後者以伊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發動戰爭。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重視發展同大國關系,尋求同周邊國傢開展合作,努力爭取國際社會為伊拉克戰後重建提供幫助。至2011年,伊拉克已與近80個國傢恢復或建立瞭外交關系,並恢復瞭在一些地區和國際組織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