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體育傢,德國體操創始人。又譯雅恩。生於普魯士勃蘭登堡蘭茨,卒於普魯士薩克森溫斯特魯特河畔弗頓堡。幼年體弱多病,但因常在森林、原野上跑、跳、騎馬、旅行等,青年時期體格健壯。大學攻讀神學,致力於研究語言和歷史。1808年完成《德意志國民性》一書,1810年出版。書中談到國民教育要培養祖國未來的保衛者,體育是造就完美國民的手段,並扼要介紹瞭一些運動項目,首先採用“陶魯寧”一詞。在普普拉曼學校教體育課時,經常帶學生到郊外運動。1811年春,帶領學生在柏林郊外哈森海德建造瞭德國第一個室外運動場,裝置瞭平衡木、雙杠、鞍馬、單杠、高塔等簡單設備,吸引瞭青年人參加活動,將體操從學校引向社會。他把這種活動叫作“陶魯寧”,用它激發青年一代的愛國熱情,把他們培養成理想的德國人。

  1816年與E.艾澤倫合寫瞭著名的體育專著《德國體操》,介紹瞭“陶魯寧”活動的產生過程,指導方針、內容、器材、服裝等。後來普魯士政府對其激進的愛國熱情和哈森海德的活動產生疑懼,1819年“陶魯寧”遭到禁止,他也被監禁;1825年雖宣佈無罪,但居住地受到限制和監視;1840年威廉四世即位後,楊恢復瞭自由,並獲得“鐵十字”勛章。1842年德國政府頒佈“體育敕令”,各地重新籌建體育場,楊被尊為“德意志國民體育之父”。一度成為議員,晚年退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