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印尼共和國的民族之一。中國宋代趙汝適《諸蕃志》作“新拖人”。約3 220萬人(2001)。主要分佈在爪哇島西部,部分移居到蘇門答臘島南部地區。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為新馬來人和後至移民的混血後裔。使用巽他語,屬南島語系印尼語族。有文字,原使用爪哇字母,後來也使用拉丁字母,宗教上則用阿拉伯字母。通用印尼語。15世紀下半葉後,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仍保存存傳統的萬物有靈和巫術信仰。中國唐代史籍稱其地為訶陵阇婆爪哇。中世紀與爪哇人同建滿者伯夷王國(1293~1451),中國元代史籍稱麻喏巴歇王國。17世紀初受荷蘭殖民統治。1945年與國內各族人民一起獲得國傢獨立。生活習俗與爪哇人相近。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主要從事農業,修築灌渠和梯田,種植水稻、旱稻和玉米,20世紀起廣泛種茶、咖啡、椰子和橡膠,並從事畜牧業和手工業,紡織業尤為發達。工藝品有蠟染佈、小帽和筐籠等,頗富民族特色。很多人在城市機關工作,有些人屬社會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