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國武漢市,在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跨越長江,是長江上建造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它把京漢和粵漢兩條鐵路連接起來成為京廣鐵路,也把武漢三鎮(漢陽、武昌、漢口)的幹道連通。這座橋於1955年3月開工,於1957年10月竣工。這一工程是中國與蘇聯技術合作的項目,汪菊潛任總工程師,К.С.西林任蘇聯專傢組長。

  武漢長江橋全長1670米,江面正橋長1155.5米,漢陽岸引橋長303米,武昌岸引橋長211米。正橋和引橋由橋頭頭建築分界。正橋系雙層式結構,上層公路面寬18米,兩側人行道各寬2.25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面。公路路線在兩岸引橋部分逐漸與鐵路分開。

  正橋鋼梁為3聯平弦等跨連續鉚接鋼桁梁,每聯有3孔,每孔跨長128米,用3號橋梁鋼制造,用伸臂法從兩岸相向架設,在6號墩上會合。正橋主墩有8個。1號至6號墩及8號墩,在中國首次采用瞭直徑1.5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柱基礎(見橋梁基礎),7號墩則采用直徑55厘米的旋制鋼筋混凝土管樁。所有正橋水中基礎,均在鋼籠架外插打鋼板樁圍堰,在其中下沉管柱,封底後抽水施工。兩岸引橋傍倚山勢,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全橋工程用混凝土95000立方米,鋼梁21400噸。(見彩圖)

武漢長江橋,是長江上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