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翼能像鳥和昆蟲翅膀那樣上下撲動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又稱振翼機。撲動的機翼不僅產生升力,還產生向前的推進力。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嚮往著能像鳥那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並試圖模仿鳥和昆蟲的飛行製造各種形式的撲翼機。中國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前481年)就有人試圖製造能飛的木鳥。15世紀義大利的L.達·芬奇繪製過撲翼機的草圖。1930年,一架義大利的撲翼機模型進行過試飛,它重約22.7公斤,裝有一臺0.37千瓦(0.5馬力)的發動機。撲翼機的設計方案中,有的形如蝙蝙蝠,具有薄膜似的撲動翼面;有的裝有帶縫隙和活門的撲動翼,具有類似飛鳥翅膀的作用。鳥類和昆蟲的飛行表明,撲翼機在低速飛行時所需的功率比普通飛機小得多,並且具有優異的垂直起落能力。但是要真正實現像鳥類翅膀那樣的復雜運動或是像蜻蜓和其他昆蟲翅膀那樣的高頻撲扇運動則非常困難。設計撲翼機所遇到的控制技術、材料和結構方面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撲翼機仍停留在模型制作和設想階段。盡管如此,仍有不少科學傢、工程師和業餘愛好者致力於撲翼機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