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航空航太科學技術人員自願組成的旨在促進航空航太科學技術發展的民間學術組織。它集合航空航太領域的知名學者和優秀專傢,探討航空航太的發展,交流研究成果,出版刊物、文獻,普及航空航太知識,推動航空航太科學技術的進步。歷史上,早在飛機出現之前,就有一批先驅者組織起來宣傳和研究重於空氣的飛行器。1866年,在英國建立瞭世界上第一個航空學術團體──英國皇傢航空學會。它於1868年舉辦瞭世界上第一次航空展覽會,1870年建成最早的風洞。隨著航太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現瞭獨立的航天學術團體或者兼顧航空和航天的學術團體,後者一般稱為航空宇航學會。目前世界上這類組織中最大的是美國航空和宇航學會。它是在1963年由美國火箭學會和美國航空宇航科學學會合並而成的,擁有會員3萬多人。其他各主要工業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如中國、法國、日本等,都有自己的航空航天學術組織。國際性的航空航天學術組織有國際航空科學理事會,它成立於1957年,到1984年有28個國傢的航空學會成為其全權成員。還有國際宇航聯合會。

  各國航空航天學會定期選舉理事會,作為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便於工作,一般又從理事會推選出若幹名常務理事,貫徹執行理事會決議,處理重要事務,組織學會的各項活動。為瞭開展活動,學會設地方性分支機構和工作委員會,例如學術活動、公共政策、教育培訓、編輯出版等各種委員會。會員一般都是具有一定工作經歷、一定學術水平的航空航天科學的有關專業人員。有些國傢還把會員劃為若幹等級,例如榮譽會員(HonouraryMembers)、高級會員(Fellows)、副高級會員(AssociateFellows)、會員(Members)、副會員(Associate Members)、學生會員(Student Members)等。

世界主要航空航天學術團體

  世界各國的航空航天學術團體每年都召開本國或國際性的學術會議,宣讀論文,進行學術交流。發行出版物是開展學術活動的主要手段。各學會一般都編輯出版學報、通報、文獻和其他種類的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