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稱為水工程。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狀態並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要。隻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澇災害,並進行水量的調節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

  分類 按目的或服務物件可分為:防止洪水災害的防洪工程;防止旱、澇、漬災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農田水利工程,或稱灌溉和排排水工程;將水能轉化為電能的水力發電工程;改善和創建航運條件的航道和港口工程;為工業和生活用水服務,並處理和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城鎮供水和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質污染,維護生態平衡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環境水利工程;保護和增進漁業生產的漁業水利工程;圍海造田,滿足工農業生產或交通運輸需要的海塗圍墾工程等。一項水利工程同時為防洪、灌溉、發電、航運等多種目標服務的,稱為綜合利用水利工程。

  組成 水利工程的基本組成是各種水工建築物,包括擋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進水建築物和輸水建築物等。此外,還有專門為某一目的服務的水工建築物,如專為河道整治、通航、過魚、過木、水力發電、污水處理等服務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水工建築物。水工建築物以多種形式組合成不同類型的水利工程。

  特點 水利工程不同於其他工程的特點如下。①有很強的系統性和綜合性。單項水利工程是同一流域,同一地區內各項水利工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工程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單項水利工程自身往往是綜合性的,各服務目標之間既緊密聯系,又相互矛盾。水利工程和國民經濟的其他部門也是緊密相關的。規劃設計水利工程必須從全局出發,系統地、綜合地進行分析研究,才能得到最為經濟合理的優化方案。②對環境有很大影響。水利工程不僅通過其建設任務對所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生影響,而且對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區的自然面貌、生態環境、自然景觀,甚至對區域氣候,都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利有弊,規劃設計時必須對這種影響進行充分估計,努力發揮水利工程的積極作用,消除其消極影響。③工作條件復雜。水利工程中各種水工建築物都是在難以確切把握的氣象、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下進行施工和運行的,它們又多承受水的推力、浮力、滲透力、沖刷力等的作用,工作條件較其他建築物更為復雜。④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隨機性,根據每年水文狀況不同而效益不同,農田水利工程還與氣象條件的變化有密切聯系。⑤水利工程一般規模大,技術復雜,工期較長,投資多,興建時必須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和有關標準進行(見水利工程建設程序)。

  展望 當前世界多數國傢出現人口增長過快,可利用水資源不足,城鎮供水緊張,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重大問題,都與水有密切聯系。水災防治、水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成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課題。水利工程的發展趨勢主要是:①防治水災的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進一步結合,非工程措施越來越占重要地位;②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一步向綜合性、多目標發展;③水利工程的作用,不僅要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而且要更多地為保護和改善環境服務;④大區域、大范圍的水資源調配工程,如跨流域引水工程,將進一步發展;⑤由於新的勘探技術、新的分析計算和監測試驗手段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發展,復雜地基和高水頭水工建築物將隨之得到發展,當地材料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水工建築物的造價將會進一步降低;⑥水資源和水利工程的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將逐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