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江的最大水利工程(見彩圖)。位於湖北省均縣境內漢江幹流上,控制流域面積9522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mm,多年平均徑流量379億m3,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樞紐分兩期興建。第一期工程壩頂高程162m,總庫容為208.9億m3,於1958年9月開工,1974年2月建成。第二期工程仍處在研究階段。

湖北均縣丹江口水利樞紐,漢江最大的水利工程,庫容208.9億m³,1974年竣工

  丹江口水利樞紐壩址地處山區峽谷段出口,兩岸山勢平緩,壩基為強度高的變質巖漿巖,斷裂構造極為發育,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河床部分為混凝土寬縫重力壩,兩岸為土石壩。二者連接段為混凝土實體重力壩。混凝土壩段總長1141m,最大壩高97m。土石壩總長1353m,最大壩高56m。河床右側佈置12個泄洪深孔,正常高水位時泄洪能力為9200m3/s。河床中間佈置20孔溢流壩,最大下泄流量達40000m3/s,采用鼻坎挑流消能。電站廠房於河床左側壩後,裝機6臺,每臺機組容量15萬kW。過壩通航設施佈置在右岸,由垂直升船機和斜面升船機組成,設計載重能力150t。兩座灌溉引水渠首均佈置在水庫左側,距壩址上遊30km的丹江上。其中河南省境內的陶岔引水閘可引水500m3/s,湖北省境內的清泉溝引水閘可引水100m3/s。第一期工程完成後,發揮瞭巨大效益:下遊河道防洪標準,由6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配合分洪工程,可提高到100年一遇;每年平均向華中地區供電38.3億kW·h;1985年前後提供年灌溉水量約15億m3,灌溉農田面積達360萬畝;改善瞭壩址上、下遊航道約870km和發展瞭水庫水產養殖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