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水能資源最豐富又得到充分開發的梯級水電站。位於臺灣中西部。大甲溪發源於中央山脈,向西註入南海,全長124km,平均坡降1:60。流域面積1272km2,年雨量1500~2500mm之間。流域地形可分成三區:上遊段開擴平坦,森林茂密;中遊段多山,河道狹窄,對水電開發十分有利;下遊段為大片平原和臺中市等工業城市,需要灌溉和供水。自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得到重點開發,到70年代末,,全溪流已建成4座梯級水電站和1座供工農業用水的水庫(見圖),其主要特性指標見表。

大甲溪梯級電站及水庫的主要特性指標

大甲溪流域及梯級水電站、水庫

  梯級中各電站總裝機容量達87.4kW。大甲溪的開發,不僅為地區工農業提供瞭大量電力,還為防洪和農田灌溉、城市供水等發揮瞭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