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植物物種資源的收集、比較、保存和育種等科學研究的園地,還作為傳播植物學知識,並以種類豐富的植物構成美好園景供觀賞遊憩之用。植物園要按園林藝術的要求,佈置成既有科學內容,又有藝術景觀的園地,可採用規整式或自然式,也可以把兩種形式結合起來。

  中國宋代司馬光在《獨樂園記》中描述瞭他的獨樂園中的采藥圃,其中有120畦種植“草藥”,並掛有藥名牌。有藤蔓的“蔓藥”攀緣竹上,形成步廊,四周種植“木藥”。這樣的佈置,很象一座小型的藥藥用植物園。16~17世紀,歐洲也有少數學者在私園中種植藥草,如英國倫敦約翰·傑勒德藥圃。意大利的比薩植物園是從藥草園發展起來的。目前,全世界約有植物園1000餘所。中國近代植物園的建立開始於20世紀初期,至今已有20餘所,歷史較久的如南京中山植物園、江西廬山植物園等。

  規劃佈置 植物園的位置最好選在城市近郊區、天然植被豐富、自然風景秀麗、交通方便、可以逐步開拓的地方。植物園的規劃要根據教學、科學研究、科學普及、遊覽等需要進行分區,各區園地須有所側重。目前國內外植物園都是以露地栽植植物為主,有的建立溫室種植一些當地無法露地生長的植物,供遊人獲得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的知識。植物園內應有標本館、植物圖書館、實驗室、演講廳、教室、植物博物館以及服務性設施。

  植物分區 露地栽培的植物有各種分區的方式,按植物分類學佈置的植物分類區或樹木園(即不包括草本植物在內的分類區)最為普遍;少數是按植物地理學佈置的,即把各大洲有代表性的植物分區種植,稱為植物地理區;也有按植物的經濟用途分為藥用植物區、油料植物區、芳香植物區、果樹區等。對品種繁多、觀賞價值高的植物可以建立專類花園,如月季園、鳶尾園、球根植物園、丁香園、杜鵑園、牡丹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