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西北約10公裡處的山坡上,為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弟子絳央卻結於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所建,黃教六大寺之一(其他五寺是沙拉寺、塔爾寺、拉蔔楞寺、紮什倫佈寺和已毀的甘丹寺)。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哲蚌寺建築群面向南方,前臨青藏公路,後依山巖,占地約25公頃。寺內建築多為藏式,平屋頂,深紅色檉柳女兒牆,粉白的石牆,密密層層沿山坡排列,氣勢壯觀。

  寺以措欽大殿為中心,周圍幢幢聳立著經學院(紮倉)、僧舍(康村)和二世至五世達賴

西藏拉薩的哲蚌寺

  措欽大殿──大經堂平面呈方形,高三層,底層有183根柱子排列其中。中心部位在縱向減去一排8根柱子,後三排24根柱子高度較大,形成一部分高屋頂和從側面采光的天窗。這就是典型西藏喇嘛寺的杜康(經堂、集會殿)形式。大經堂面積約2500平方米,其規模為西藏第一。大殿後為佛殿,西側為二世至四世達賴喇嘛靈塔殿,大殿二層為藏經室,最上層有釋迦牟尼殿的彌勒殿,前者為歇山頂,後者為四角盝頂式鎦金銅瓦屋頂。

  哲蚌寺現存落賽林、郭瑪、德央、阿巴四座經學院,以落賽林最大。經學院建築以經堂為主,佛殿排列在周圍。

  哲蚌寺的僧舍是青、川、甘等地區喇嘛居住的住宅,最盛時曾有39個。僧舍平面佈局有一內天井,周邊回廊。其中除瞭喇嘛居住用房外,較大的都建有經堂和廚房,小型的僧舍稱為集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