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紊流,具有很不規則的高頻脈動的流動狀態,在這一狀態下流體內部充滿大小不一的旋渦,流動空間中各點的運動速度和壓力隨時間變化。是依據粘性流體流動的內在結構劃分的兩種基本流動狀態之一。自然界和工程上涉及的流體流動大都是湍流,例如大氣和海水的流動,流體在管道中的流動,向空中排放的煙氣流以及向江河排放的水流,流體在換熱器和反應器等化工設備中的流動等。瞭解湍流,對解決許多工程問題有重要意義。

  基本本特點 在湍流運動中,流體流經固定點的速度隨時間作不規則的變化,各部分激烈摻混。不斷脈動的湍流運動的速度u可分解為時均速度 ū以及脈動速度u′,即對時均速度的偏離(見圖),可表示為:

u=ū+u

ū的定義為:

式中 t為時間; T為求 u的平均值所取的周期。如果 T值足夠長,ū值不隨時間而變化,則湍流為定態湍流,否則為非定態湍流。

  湍流時的動量傳遞雖然仍有分子間的傳遞,但主要是依靠微團的湍流脈動(旋渦運動),後者的作用比分子傳遞強得多,可以高幾個數量級。因此,與層流相比,湍流時動量通量大得多,摩擦阻力也大得多。湍流時由於強烈的動量交換,速度分佈較層流平坦,流動阻力幾乎與流速的平方成正比,管流湍流時傳熱分系數和傳質分系數均約與速度的0.8次方成正比。湍流的不利方面是脈動造成能量消耗增加,但湍流脈動促進混合,有利於熱量傳遞、質量傳遞和化學反應,大大提高瞭這些過程的速率。研究湍流的發生和運動規律的湍流理論,是強化有關過程以及進行有關設備設計的理論基礎。

  理論形成 對湍流現象進行實驗和理論研究由O.雷諾首開其端,至今已有100多年。關於層流向湍流狀態的轉變,雷諾認為這是層流穩定性問題。20世紀30年代,由德國L.普朗特學派的W.托爾明通過計算得到平板邊界層中層流失去穩定性時的臨界雷諾數。

  對湍流運動規律的研究,遵循兩條基本途徑:①研究時均運動規律,形成瞭湍流半經驗理論;②研究脈動運動規律,形成瞭湍流統計理論。在湍流半經驗理論方面,法國科學傢J.佈森涅斯克最先於1877年提出渦流粘度理論,其後1925年普朗特提出混合長理論(亦稱動量傳遞理論),還有1930年T.卡門提出的相似理論和1932年G.I.泰勒提出的渦量傳遞理論等。在湍流統計理論方面,首先是泰勒(1935),後來有卡門(1938)和Α.Н.科爾莫戈羅夫(1941)等著名科學傢,用統計方法考察湍流,為湍流統計理論奠定瞭基礎。

  湍流半經驗理論 在對脈動運動作一些簡化的基礎上,尋求時均速度分佈和阻力定律,其中所出現的常數由實驗決定。主要的理論有:

  渦流粘度理論 佈森涅斯克設想湍流剪切應力與時均流動的關系,可用類似於牛頓粘性定律(見粘性流體流動)的形式表述,即湍流剪切應力τ慻可寫為:

式中 ε m為渦流運動粘度; ρ為流體密度。實驗證明:除瞭固體壁面附近之外,渦流運動粘度比分子運動粘度大很多倍,而且與在流場中的位置及時均速度等因素有關。利用這一概念,通過實驗得到渦流運動粘度與有關因素的關系式後,即可將上式作為湍流計算的基礎。利用類似的方法,還可引入渦流熱擴散系數(即湍流熱導率)和渦流擴散系數,用於湍流傳熱和傳質計算。

  混合長理論 普朗特將湍流運動與氣體分子運動相比擬,設想湍流運動時流體微團的運動類似於氣體分子的隨機運動,微團能保持自己的動量向任意方向移動一段距離,然後互相碰撞而交換動量,交換機理亦類似於分子運動引起的不同速度層之間的動量交換(見動量傳遞)。普朗特仿照分子平均自由程的概念,引入混合長l,假定脈動速度的x方向分量

同一數量級(dū x/ d y是時均速度梯度), (脈動速度 y方向的分量)數值相當,於是確定瞭湍流運動剪切應力 τ慻的計算式,又稱普朗特混合長公式,即:

式中ū xx方向的時均速度分量; ρ為流體密度。若假定 l正比於離開壁面的距離 y,即 lkyk為常數,則由上式可知湍流時阻力正比於速度平方,這與實驗結果相符。將這一公式積分,就可以得到對數速度分佈和流動阻力公式(見 管流)。

  湍流統計理論 由於湍流狀態下的脈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隨機現象,用統計方法研究湍流是很自然的。統計上描述湍流的主要參數是湍流的強度和尺度,而比較重要的一種理論是局部各向同性湍流理論。

  湍流的強度和尺度 表示湍流結構常用的兩參數。

  ①湍流強度 系旋渦脈動速度和能量的度量,是脈動速度的均方根平均值。有時以它與時均速度的比值來表示,稱為相對湍流強度,對於管內運動,此值一般為百分之幾。

  ②湍流尺度 系湍流中旋渦尺寸的度量,是旋渦的平均大小。湍流中的旋渦一般是多尺度的,從設備尺寸級至毫米級,甚至更小。

  局部各向同性湍流理論 科爾莫戈羅夫所闡明的湍流的物理模型是,雷諾數充分大時,湍流由一系列不同大小的旋渦組成。最大旋渦具有空間特征尺寸的數量級;最小旋渦顯示出分子粘性對動量傳遞的作用。能量從大旋渦向小旋渦,小旋渦又向更小的旋渦傳遞,直至最小旋渦,最後因粘性的作用耗散為熱量。

  小旋渦的重要特性在於它是各向同性的,即湍流脈動的統計特性與方向無關。科爾莫戈羅夫提出瞭局部各向同性湍流理論,並用因次分析方法導出瞭這一理論包含的一些重要關系式:

式中 系尺度為 λ的脈動運動速度; ε為單位質量流體的能量耗散; ε 0為湍流內尺度; v為流體的動力粘度。

  湍流統計理論在化工中的應用 湍流統計理論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尚未成熟,但在化工領域中已經獲得瞭一些重要應用。如用以闡明液固兩相系統中的顆粒懸浮機理、計算臨界懸浮條件;用於液液(氣液)兩相系統,對湍流脈動造成液滴(或氣泡)分裂的機理進行分析;估計在分散相含量較低情況下的液滴平均直徑;分析混合機理,闡明混合對化學反應的作用;分析傳熱、傳質機理,以指明強化這些傳遞過程所應采取的措施等。

  展望 60年代後期,湍流實驗研究中發現瞭擬序結構,即認為湍流流場中存在著有序的大尺度旋渦結構,改變瞭湍流完全是一種隨機現象的傳統觀念。這一現象現在還沒有研究清楚,但已有跡象表明,它對壁面流動結構和傳遞機理的闡明將起關鍵作用。對不同大小設備中湍流結構上的差異的瞭解,將對化工設備的放大起重大影響。此外,兩相流系統的湍流理論和界面湍流等,對化工設備性能的瞭解至關重要。但目前認識得還很不夠,這將是今後湍流研究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