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3COH 又名2-甲基-2-丙醇。帶有樟腦氣味的無色結晶,有少量水存在時為液體,沸點82.5℃,熔點25.5℃,能溶於水。工業上從碳四餾分制得。常代替正丁醇作為塗料及醫藥的溶劑。還可用作內燃機燃料添加劑(防止化油器結冰)及抗爆劑(研究法辛烷值106)。也用作有機合成的中間體及生產叔丁基化合物的烷基化原料,如用於生產甲基丙烯酸甲甲酯、叔丁基苯酚。此外,叔丁醇經脫水、精餾後可獲得純度99.0%~99.9%的異丁烯。因此,叔丁醇又是從混合C4餾分中制取高純度異丁烯的中間產品。叔丁醇的工業生產方法主要有兩種:

  異丁烯水合 有用硫酸的間接水合和用離子交換樹脂的直接水合兩種方法。間接水合時,異丁烯與濃度為50%~65%的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酯,然後在10~30℃下水解得到叔丁醇。此法產率較高,反應條件緩和,但設備腐蝕嚴重。直接水合時,用酸性離子交換樹脂作催化劑,異丁烯在110℃、2.5Mpa條件下直接水合而得叔丁醇,異丁烯轉化率20%~80%。此法流程簡單,設備腐蝕性小,但需要較高的壓力,且反應效率較低。

  丙烯、丁烷的共氧化 美國哈康公司於1968年首先實現工業生產。主要過程有兩步:①用空氣作氧化劑,在110~150℃、2.8MPa下,由C4餾分中分離而得的異丁烷液相非催化氧化,制得叔丁基氫過氧化物;②在含鉬催化劑存在下,叔丁基氫過氧化物與丙烯共氧化,生成叔丁醇和環氧丙烷:

反應溫度80~130℃、壓力1.8~7.1MPa,反應時間0.3~2h,叔丁基氫過氧化物與丙烯的摩爾比為1:2~6。反應產物經分離、提純,得到叔丁醇和環氧丙烷。此法工藝復雜、流程較長,但可同時得到環氧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