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品之一,俗稱黃油。是一類由潤滑油(包括合成潤滑油)加入稠化劑和石油產品添加劑而制得的固體或半流體的潤滑劑。具有較好的潤滑性、可塑性和一定的粘附性。

  性能 主要性能有稠度、滴點、膠體安定性和機械安定性等。稠度用錐入度值(也稱針入度值)表示。後者指在25℃下,用鈍角形的金屬尖錐體,在時間為5s內,自重沉入潤滑脂的深度,以1/10mm為單位。錐入度值越大,潤滑脂的稠度越小。國際上上采用美國全國潤滑油脂學會(NLGI)的分類方法按潤滑脂錐入度值,劃分成九個稠度等級(見表)。0號、00號、000號潤滑脂稱為半流體潤滑脂。主要用於不宜使用潤滑油潤滑的軸承、齒輪以及各類摩擦部位的潤滑。

潤滑脂稠度等級

  稠化劑和添加劑 作為潤滑脂的稠化劑有:固體烴類、脂肪酸金屬鹽(如鈣皂、鈉皂、鋰皂等)、有機膨潤土、改性矽膠、脲類、聚四氟乙烯、酰胺金屬鹽等。添加劑有抗氧、防銹、抗極壓、抗磨以及潤滑脂結構改善劑、填料以及染料、顏料(如陰丹士林、酞菁等)等。

  分類 按制備潤滑脂的稠化劑類型,潤滑脂可分為烴基脂、皂基脂、有機脂和無機脂(矽膠脂、膨潤土脂)等。皂基脂在工業上廣泛使用,數量約占潤滑脂總產量的90%左右,其中以鈣基脂、鈉基脂、復合鋁基脂、鋰基脂為主要品種。鈣基脂由於耐水和價廉故使用較廣,主要用於車體底盤和滾動軸承;鈉基脂的機械安定性好,滴點高,適用於軸承;鋰基脂因具有良好的耐熱性、抗水性及機械安定性,近20年來發展很快,作為工業及航空通用脂,得到廣泛使用;復合鋁基脂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各項性能較好的品種,可供高溫部位潤滑使用。

  生產方法 潤滑脂制備工藝因品種不同而異。基本的方法是,將稠化劑與液體潤滑劑均勻分散,制成均勻體系。不同類型的稠化劑需采用不同的分散方法。以皂基潤滑脂為例,主要工藝過程有皂化、成脂、均化、脫氣、過濾等工序。用無機稠化劑制脂,可省去皂化、成脂兩個工序,采用機械分散、研磨均化成脂工藝。

  

參考書目

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編:《潤滑脂》,石油工業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