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物化學藥,學名為7,8-去氫-4,5-環氧-3,6-二羥基-17-甲基嗎啡烴。將植物罌粟的未成熟蒴果劃破後滲出的乳狀液,經乾燥成黑色膏狀物──阿片(舊稱鴉片),可含25種以上生物鹼,嗎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品質高的阿片中含無水嗎啡10%左右,此外還有可待因、蒂巴因、諾司司卡品(舊稱那可汀)和罌粟堿等異喹啉類化合物。

  1805年從阿片中分得單體嗎啡,1922年擬定瞭結構式,直到1952年才完成全合成工作,結構得到證實。

  現代生產嗎啡的主要方法是用水或稀酸從阿片提取,以離子交換法分離。藥用嗎啡為鹽酸鹽或硫酸鹽。從生物堿中提取嗎啡,可利用嗎啡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和氨基的酸堿兩性,而與其他不含酚基的生物堿分離。

  嗎啡及其鹽類具有鎮痛、鎮靜、鎮咳、抑制腸蠕動等多種作用,用作麻醉劑、止痛劑和強的催眠藥。它的副作用除瞭長期應用後容易產生成癮性外,尚有便秘、惡心、嘔吐、瞳孔變小、抑制呼吸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