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品為白色晶體,工業品則呈微黃色,熔點69.2℃,沸點255.2℃。是有機高溫載熱體的主要組分之一。

  生產方法 1926年,美國陶氏化學公司等開始用苯通過熱解法生產聯苯:

最初是采用苯蒸氣鼓泡通過750℃的熔融鉛浴,後改用氯化鈉和氯化鈣鹽浴,以後使用 催化活性低的金屬(如鎳鉻合金)制成的電阻加熱器。反應中要避免局部過熱以及在高溫區停留過長,以防止生成炭和大量的多聯苯,實際生產過程常采用很高的物料流速並加入過熱蒸氣或高溫煙道氣進行稀釋。當有催化劑(MgO、 ThO 2和CoO等)存在時,在較低溫度下即可獲得較高的聯苯產率。

  聯苯的另一來源是甲苯熱脫烷基制苯時的副產物。隨著甲苯熱脫烷基制苯方法的發展,副產聯苯將逐漸成為聯苯的主要來源。

  用途 聯苯由於具有高的熱穩定性及低蒸氣壓,長期以來常單獨或與二苯醚混合後作為載熱體使用。工業上應用較廣的導生 A,是由聯苯和二苯醚組成質量比為26.5∶73.5的低共熔混合物,可在12~400℃溫度范圍內使用,但工業上常使用的溫度范圍是250~360℃。由聯苯、三聯苯等組成(以質量計聯苯13%,三聯苯61%)的山都蠟能有效地吸收放射線,適宜作為核電站的載熱體。而三聯苯

正好又是苯熱解制聯苯時的副產物。聯苯的另一個主要用途是在印染工業中作為導染劑,也可用作柑橘包裝紙的浸漬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