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H2(NO2)2N2O 純品為亮黃色。但因工藝條件不同,可出現土黃、棕黃、黃綠、紫紅等顏色,密度為1.63g/<cm3

  純二硝基重氮酚吸濕性大,聚合成球形者吸濕性小,微溶於水,在水中難爆炸,其散裝的密度為0.55~0.7g/cm3。在密度為1.50g/cm3並有約束條件時的爆速為6600m/s。一般在幹燥狀態與金屬無作用,但在潮濕情況下卻可發生作用。安定性較好,溫度在60℃以下長期無明顯變化。機械感度低,火焰感度好,這是它的優越之處。起爆性能低於疊氮化鉛,但比雷汞好,對特屈兒的極限起爆藥量為0.075g。但流散性不好,耐壓性差,壓力過大會產生半爆現象。生產中有大量廢水排出,易污染環境。

  早在1860年就有文獻報道過此化合物。1922年曾作炸藥應用於混合炸藥中。直至20世紀60年代,球狀顆粒產品的制造工藝出現後,才作為起爆藥大量用於裝填工業雷管。

  二硝基重氮酚的制備過程(見圖)是:

①用 苦味酸和 純堿進行中和反應得苦味酸鈉;②以 硫化鈉還原苦味酸鈉而得苦胺酸鈉;③用苦胺酸鈉與亞硝酸鈉、鹽酸進行 重氮化反應制得二硝基重氮酚。這一制備過程的反應式如下:

2C6H2(NO2)3OH+Na2CO3─→2C6H2(NO2)3ONa+H2O+CO2

4C6H2(NO2)3ONa+6Na2S+7H2O─→4C6H2(NO2)NH2ONa+3Na2S2O3+6NaOH

C6H2(NO2)2NH2ONa+NaNO2+2HCl─→C6H2(NO2)2N2O+2NaCl+2H2O

  制品經過濾洗滌後要進行分盤和幹燥,這些作業危險性大,通常在抗爆室內間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