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 NBR。由丁二烯與丙烯腈共聚而制得的一種合成橡膠。是耐油(尤其是烷烴油)、耐老化性能較好的合成橡膠。丁腈橡膠中丙烯腈含量(%)有42~46、36~41、31~35、25~30、18~24等五種。丙烯腈含量越多,耐油性越好,但耐寒性則相應下降。它可以在120℃的空氣中或在150℃的油中長期使用。此外,它還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氣密性及優良的粘結性能。廣泛用於制各種耐油橡膠製品、多種耐油墊圈、墊片、套管、軟包裝、軟膠管、印染膠輥、電纜膠材料等,在汽車、航空、、石油、復印等行業中成為必不可少的彈性材料。

  丁腈橡膠1935年在德國首先進行工業化生產。80年代以來,丁腈橡膠的世界年產量約為400kt,約占合成橡膠總產量的3%,居第七位。

  丁腈橡膠多采用乳液聚合連續生產。其工藝過程與丁苯橡膠類似。溫度可采用30℃或約5℃,轉化率一般維持在70%~85%。生產工藝有以下一些特點:①單體丙烯腈極性較強,致使在聚合過程中膠乳不太穩定,丙烯腈用量越大,膠乳的穩定性就越差。②介質的堿性或酸性太強或聚合溫度過高都會引起氰基的水解,即:

生成的酸會破壞乳化劑,這也是導致乳膠不穩定的原因之一。③上述水解反應的中間產物酰胺基和聚合物鏈中的氰基在較高溫度下,都可能進行交聯反應,使產品質量變壞。④丁二烯與丙烯腈的競聚率相差頗遠(在40℃時分別為0.3和0.02),因此,共聚物中單體的組成及分佈,對轉化率的依賴性較大。采用分批加入丙烯腈的辦法可以改善氰基分佈。

  丁腈橡膠由於分子鏈間作用力較強,硬度較大,故加工較困難,其中以聚合溫度為30℃所制得的硬膠最不易加工,需在冷輥上預先塑化後才能操作。工業上常采用更有效地調節分子量的方法並把聚合溫度降低至5℃,以減少副反應來改善它的加工性能。另一方面,丁腈橡膠還可通過與多種橡膠如氯丁橡膠、異戊橡膠、順丁橡膠、丁苯橡膠等及合成樹脂如聚氯乙烯、酚醛樹脂等共混(見高分子共混物),使性能得到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