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梭子引入底緯、用挖花小梭(或紆子)補充織制花紋的織機。挖花織機織制時在同一緯的梭口中用幾隻小梭分別穿過花紋的對應梭口。各花紋呈現不同的色彩,使織物花紋有刺繡效果。花紋之間沒有浮緯,能節約緯紗。

  中國手工挖花技藝具有悠久歷史。如漢代的織成(見)、明代的雲錦等織物都是用數十隻小梭在花紋部分手工挖花織制的。這種手工挖花織機至今仍用於織制雲錦、腰帶和挖花絹等織物。1890~1896年,英國人W.B.伯奇納夫和A.伍德製成成挖花織機。

  挖花織機的挖花機構由一定數量的小梭和傳動系統組成。小梭的數量由緯向排列花紋數決定。引入底緯時,小梭停於經紗上方與筘座一起運動。在織制花紋時,底緯梭子停留在梭箱中,小梭則下降到梭口位置,分別引入各個花紋緯紗,待小梭通過梭口後又回升至經紗上方,如此反復循環織出挖花織物。挖花機構的升降由開口部分的紋板發出信號,由凸輪機構控制。小梭通過梭口則由齒桿傳動。近代挖花織機可織制較多色緯的花紋,同一花紋而色緯不同時,小梭上下排列為數層,依次通過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