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紡織物經受外界的作用而保持原來色澤的能力,也稱色牢度。紡織物經過染色、印花以後,有時還要經過其他工序,如毛織物的縮絨、合成纖維紡織物的熱定形等;在服用過程中要接觸大氣、汗漬,經受洗滌、摩擦和熨燙等外界作用。這些都能使印染紡織品發生不同程度的褪色、變色。影響印染紡織物染色牢度的工藝主要是縮絨、炭化、氯漂、昇華等。染料或顏料在紡織物上的染色牢度,與它們的化學結構、在纖維上的濃度和所處狀態以及纖維的性質有關。各項染色牢度的測試方法,是模擬各種服用或工藝條件制制訂的。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參照英國和美國的染化學會(SDC和AATCC)以及歐洲大陸牢度協會(ECE)等組織(見紡織標準)所定的標準,陸續制訂瞭各項染色牢度的國際標準和測試、評定方法。中國也訂有各項主要染色牢度的國傢標準,如:①日曬牢度,也稱耐光牢度,分為8級,以1級最不耐曬,8級牢度最好。各級都有一個用規定的染料按規定的濃度染成的藍色羊毛織物參比標樣,稱為藍色標樣。試驗時,將試樣和8個藍色標樣按規定條件一起曝曬相當時間後,與藍色標樣作比較,評定試樣的日曬牢度級別。由於日曬試驗的時間較長並受到氣候變化的限制,一般多采用人工光源,常用的是氙氣燈和碳弧燈,氙氣燈的光譜能量分佈與日光比較接近。②耐洗牢度,分為褪色和沾色兩種,分別用規定的灰色標樣,分5級進行評定,逐級的色差成幾何級距。試驗時,將試樣和白佈疊縫在一起,在規定條件下進行洗滌,洗後晾幹。將試樣與白佈分開,褪色牢度根據試樣洗滌前後的色差,用灰色褪色樣卡對比評定。1級色差最大,5級目測無色差。將白佈的沾色與灰色沾色樣卡進行對比,評定試樣對白佈的沾色牢度。1級沾色最嚴重,5級目測無沾色。耐洗牢度的測試溫度有95℃、60℃、50℃和40℃四種,按印染紡織物的使用要求而定。③耐摩擦牢度,也分為5 級。試驗時,將試樣按規定條件用幹態和濕態的白佈分別對試樣進行摩擦,然後將白佈上的沾色程度與灰色沾色樣卡分別比較評定。對幹態白佈摩擦所得的結果為幹摩擦牢度;對濕態白佈摩擦所得的結果為濕摩擦牢度。其他染色牢度可按照規定條件進行試驗,將試驗結果與灰色褪色樣卡或灰色沾色樣卡對比評定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