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簡化指令系統和硬連線控制的電腦。英文縮寫RISC。

  RISC技術的主要設計風格是:①指令系統力求簡潔,不選擇使用頻度不高而且功能複雜的指令;②固定的指令格式;③以寄存器-寄存器工作方式為主,隻有Load/Store指令可訪問記憶體;④大多數指令均在單週期內完成;⑤採用硬連線控制;⑥註重優化編譯技術;⑦使用較多的寄存器,一般在32個以上。假定一個程式總的執行時間為T,則T = I<N × CPI× TC 。其中,IN 是程序中要執行的總指令數,CPI為執行每條指令所需的平均CPU時鐘周期數,TC為每個CPU時鐘周期的時間。(復雜指令集計算機CISC)旨在減少IN 以縮短T,但由於指令復雜,必將導致CPI的增加,此外也增加瞭減少TC的難度。而RISC的設計原則是減小CPI的指令系統的簡潔,但將使IN 有所增加。

  IBM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研制的801計算機是RISC設計思想的最早嘗試。在該機器的指令系統設計中,隻挑選那些使用頻度高的簡單指令,並設法使它們在單周期內完成,此外還采用編譯技術對寄存器分配和流水線控制進行優化。80年代初期,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RISC I和II以及斯坦福大學MIPS精簡指令集微機芯片研制成功。80年代中期,RISC產業正式形成。IBM、HP、DEC、SUN、SGI等大公司相繼開發出各具特色的RISC微機芯片。

  90年代後,RISC技術的發展是進一步提高指令級並行性(ILP),采用超標量技術,即在一個周期內並發發射多條指令,一般可達到每周期2-4條。追求高的ILP仍是今後RISC技術發展的動力,但單純采用超標量技術要使ILP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在技術上有很大困難,計算機片上系統的研究和發展為RISC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