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交流元件電參數的量值和殘量的電橋。也用於測量頻率、損耗等電參量及一些可轉換為電參數的非電量。交流元件的電參數主要有電阻、電感、電容等。殘量主要指影響交流元件電參數量值和性能的次要微小因素,一般與電參數有不同的量綱,如電阻時間常數、電容損耗角、互感角差等。

  交流電橋由直流電橋演化而來。早期的交流電橋曾用音叉振盪器作為交流電源,用類似聽筒的器具作為檢測儀錶。到20世紀60年代,已開發出幾十種用於不同目的的橋路,這類測量電電橋統稱為經典交流電橋,曾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和技術領域。由於受組成橋臂元件的電參數量值和殘量的準確度的限制,經典交流電橋的測量準確度不高,60年代以後其應用范圍大為縮小。

  交流電橋由交流電源供電,兩個橋臂提供電壓比值或電流比值,用以比較另外兩橋臂的阻抗。20世紀50年代出現瞭利用電磁感應耦合臂供給電壓比值或電流比值的交流電橋,稱感應耦合比例臂電橋。其測量準確度比經典交流電橋高幾個數量級。同時,由於電子技術的發展,大量半導體器件被用於構成橋臂,形成有源電橋。70年代以來,數字技術被引入電磁測量領域,出現瞭數字電橋,除瞭使讀數數字化外,還使電橋操作自動化並與計算機聯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