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形象地描繪磁場分佈的一些曲線。早年,M.法拉第曾在玻璃板上灑佈鐵粉,並輕輕敲擊使板振動,則鐵粉聯成許多細小線段,從而顯示出永久磁鐵或電流導線周圍的磁場分佈。這是由於鐵粉在磁場中受力並互相吸引而形成的,所以稱為磁力線。因此,磁力線可以定義為磁場中一些假想的線,在其上任一點的切線方向即為該點磁通密度B的方向。在描繪磁力線圖像時,曾常以其疏密程度表現B的大小。

  早期對電磁現象的研究,常采用CGS制,從而磁場強度H與磁通密度B有相同的量綱,在空氣或真空中二者的數值亦相等,這樣,磁力線就包括瞭H線及B線。可是,在MKS制中,HB有不同的量綱。由於在磁場中不同磁介質的分界面上H線是不連續的,而B線是處處連續的(這就是磁通連續性定理)。現在,為瞭避免混淆,時常稱B的力線為磁感應線,稱H的力線為磁場強度線。

  法拉第在力線的啟示下,提出瞭場是真實的物理存在,場的作用不是突然發生的“超距作用”,而是經過力線逐步傳遞的。這些概念對電磁場理論的發展有著重大推動作用。

  現在人們瞭解到,磁場、電場都是一種特殊形態的物質,並不需要力線的解釋。這些解釋必然受到機械觀念的限制。但是用磁力線(包括電力線)作為場的一種模型,使比較抽象的場得到形象的直觀表示,不僅歷史上起過很好的作用,而且現在仍然為人們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