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電站樞紐佈置中,廠房放在大壩的下遊側地面(一般是緊靠大壩)的水電站。又稱溢流式廠房水電站。這種電站的主要優點是大壩和廠房各成自己的建築物體系,相對來說結構較為簡單,施工時廠房與大壩的相互幹擾也少。因為廠房靠近大壩,這樣可使設在壩內的引水發電鋼管長度縮短。但壩後水電站在佈置上也有受到限制的一面。它一般較適用於混凝土壩。對於土石壩,因發電引水管道穿過壩體,萬一管道漏水,將危及土石壩的安全和整個電站的安全。另外,對於洩洪量大和河床不寬的壩址,由於需要設置溢洪洪道而占有壩後地面位置,壩後式廠房也不好佈置。如果大壩很高,則溢流可從廠房頂上通過。這種形式為壩後式廠頂過流佈置。中國壩後式廠房建成不少,如劉傢峽主河槽的地面廠房和鹽鍋峽、八盤峽、三門峽等水電站。壩後水電站的廠頂過流佈置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新安江水電站為壩後式廠頂溢流佈置,烏江渡水電站為壩後式廠頂排流佈置。(見彩圖)

新安江水電站 水利水電出版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