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有量迅速增長,高速公路不斷發展,汽車車速不斷提高,交通日益頻繁,交通事故因而不斷增加。汽車的安全設計遂成為重要課題。汽車的技術狀態、道路的技術狀態和駕駛員的技術和精神狀態,是影響汽車交通事故的3大因素。對大量汽車事故的分析表明:大多數事故並非由於汽車的技術狀態所引起,而主要是由於駕駛員違反交通規則,如飲酒、疲勞和粗心等原因而引起。但是汽車安全也有人機工程和汽車機件故障方面的問題。這就要求汽車設計能保證良好的操縱性,而一旦發生事故時,汽車結構應能保護乘乘員或減輕乘員受到的傷害。

  預防事故 加強人機工程研究、提高制動安全性、保證操縱穩定性、采用緊急轉向裝置和改進輪胎結構,都是預防汽車事故的重要措施。

  ① 人機工程:人機工程研究與汽車安全有很大關系。例如汽車駕駛室的佈置應使駕駛員不低頭便能看到儀表,減少死角和視野盲區。操縱機構的合理安排,能使駕駛操作感到輕便。燈光應有合理的配置。

  ② 制動安全性:重型貨車、客車和大型轎車應裝雙管路制動系統。總重達到一定限值的汽車則應裝有緊急和輔助制動器。為消除制動時抱死車輪而引起危險的側滑,應裝設電子或機械控制的車輪防抱系統。有的貨車裝有載荷比例閥,以便根據各軸的載荷分配制動力矩。盤式制動器散熱較好,出現熱衰退現象較少,使用漸趨廣泛。

  ③ 操縱穩定性:汽車的整車參數、部件結構和參數的選用和匹配以及部件的佈置,應能使汽車在制動或轉向時,或受強側風吹襲時能保持其行駛路線,不發生後輪甩滑現象。

  ④ 緊急轉向裝置:在有些超重型工礦自卸車上裝有緊急電動轉向液壓泵,當發動機停止運轉或原裝轉向泵發生故障時能啟動緊急轉向泵,將自卸車駛向路邊停靠。

  ⑤ 輪胎結構:改進輪胎結構和胎面花紋的設計和選用適合的原料,能減少側滑的危險性。采用安全輪胎,在輪胎被刺穿時汽車仍能行駛。

  保護乘員 車身剛度、必要的車身附件和轉向機柱對於保護乘員安全有重要意義。

  ① 車身剛度:車身的車頂應能承受一定的載荷。車身必須具有適宜的剛度,在撞車時能吸收沖擊能量,使汽車較慢地減速,使乘員受力較輕,這樣對乘員有較好的保護作用。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還制訂瞭翻車保護構件(ROPS)的駕駛室的規范。

  ② 車身附件:防撞吸能式保險杠、車門內側的加強梁和油箱防碎護罩等已成為定型設計。抗沖擊的門鎖使乘員在撞車時不被拋出車外。實驗和事實表明乘員留在車內更為安全。軟化車身內部裝飾並將手柄等突出物凹入車身內,對於保護乘員也有重要作用。某些國傢規定轎車必須裝有安全帶,其作用是在撞車時使乘員較緩慢地向前移動,以減輕撞擊。美國和日本正在研究受撞擊時能吸收一部分能量的安全玻璃和儀表板。

  ③轉向機柱:采用吸能式或縮摺式轉向機柱可減少撞車時駕駛員的頂傷。

  汽車安全研究 許多汽車試驗場中有撞車試驗區,使汽車以一定車速正面或側面相撞或撞向擋墻,對車內的模擬假人作高速攝影分析,以改進汽車設計,提高其安全性。

  實驗安全車的研究(見圖)已受到各國廣泛的重視。在實驗安全車上可以裝設各種不同的防撞、抗沖、緩沖、吸能和安全裝置,用以進行撞擊試驗和行駛試驗,以探測出各種裝置對人體和車輛的安全效果。撞車人體損傷國際研究委員會曾舉行過四次國際會議,研究各種情況下撞車或翻車時的人體損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