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形綱蜱蟎目(Acarina)。果樹害蟲。主要種類有葉蟎科的山楂紅蜘蛛(Tetranychus viennensis)、蘋果紅蜘蛛(Panonychus ulmi)和苔蟎科的果苔蟎(Bryobiarubrioculus)。此外,中國新疆還有葉蟎科的李始葉蟎(Eotetranychus pruni)。。都以刺吸寄主植物嫩芽、葉片汁液為害,使芽不能正常發育,葉片出現失綠斑點,甚至焦黃脫落,果實也不能正常成熟。

  山楂紅蜘蛛 雌成蟎橢圓形隆起,背剛毛基部無瘤突,夏型體色深紅,冬型橙紅色;雄成蟎略小,淡橙黃色。分佈於中國的遼寧、山東、山西、河北、陜西等省;也見於亞洲其他地區和歐洲、大洋洲。寄主有蘋果、梨、桃、山楂、李和杏等。在中國一年發生5~9代。北方果區均以受精雌成蟎在寄主枝幹樹皮裂縫內和幹基部土塊縫裡越冬。春季蘋果萌芽時出蟄,集中到芽上為害,展葉後即轉到葉上。蘋果樹展葉至花序分離初期是出蟄盛期。盛花期產卵最多。卵經8~10天孵化為幼蟎。第2代卵在6月上旬開始孵化。以後各代重疊發生。7~8月間繁殖快,為害重。雌蟎在葉背吐絲拉網,產卵在網上和葉背主脈兩側。通常為兩性生殖,也能行孤雌生殖,但後者所產卵孵化後都為雄性。4~10月是為害期。早春多集中在樹冠內部,漸向樹冠外圍擴散。8~10月出現越冬雌蟎。

  蘋果紅蜘蛛 雌成蟎卵圓形隆起,暗紅色,背剛毛基部有瘤突;雄成蟎略小,體紅褐色,末端稍尖。世界性分佈。中國分佈於遼寧、山東東部沿海;河北也有發生。除為害蘋果外,也為害梨、沙果、桃、杏、櫻桃、海棠、李、山楂等。在中國遼寧興城地區一年發生6~7代,以卵在短果枝、果臺和2年生以上的枝條上越冬,翌年花蕾膨大時開始孵化。幼蟎、若蟎和雄成蟎多在葉背活動取食。雌成蟎則在葉正面活動為害,一般不吐絲拉網。被害葉正面有明顯失綠斑點。在群體密度大和營養條件差的情況下,雌成蟎大批垂絲下墜,隨風飄散。既能營兩性生殖,也能單性生殖,未經交尾產下的卵全部發育為雄蟎。

  果苔蟎 雌成蟎扁橢圓形,綠褐色,背剛毛6根,體緣有細微剛毛,呈仙人掌狀,第一對足特長。分佈於中國的新疆、遼寧南部和山東青島一帶;也見於日本、歐洲、美洲、大洋洲和南部非洲。主要寄主為蘋果、梨和檳子。中國一年發生3~7代。以卵在寄主主枝和側枝的陰面、短果枝葉痕、剪口和枝條分叉皺裂處越冬。蘋果樹發芽時開始孵化,盛期在花蕾出現至盛花期。全年繁殖最盛時期是6月中旬至7月中旬,山東蘋果產區在7、8 月間受害最重。性活潑,多在葉面為害,無結網習性。尚未發現雄性個體。單性生殖。夏卵多產在葉片、葉柄、果枝和果臺上。

  李始葉蟎僅見於新疆地區,為害蘋果、沙果、海棠、梨、桃、杏等,一年發生9~12代。

  防治方法 在果樹萌芽前噴佈石灰硫磺合劑和刮除主幹、主枝的翹皮和粗皮,集中燒毀,消滅越冬蟲源;果樹發芽後在越冬雌成蟎出蟄盛期,或越冬卵孵化盛期,噴佈三氯殺蟎醇等,對各蟲態都有殺蟲效果;大量繁殖釋放天敵如中華草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