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Leguminosae)菜豆屬一年生草本。古名菉豆、稙豆。一種糧食、蔬菜、綠肥兼用的豆類作物。染色體數2n=22。原產印度緬甸一帶。有些學者認為中國是它的起源地。主要分佈於中國,其次為印度、伊朗及東南亞各國,非洲、歐洲,美洲有少量栽培。中國主要產區集中在黃河、淮河流域平原的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省;江蘇、四川、山西、陝西、湖北、貴州等省次之。

綠豆

  形態 主根不發達,側根細長。莖高30~100厘米,有直立、半蔓和蔓生3種類型。全株被有茸毛。子葉出土,初生葉2片,寬披針形。三出復葉,小葉全緣或淺裂。花梗先端生蝶形花數朵,黃色。一般結莢3~4個,成熟莢黑色或褐色,細長,圓筒形,外被短毛。種子有綠、黃、褐、黑等色(見彩圖),種皮分有光澤(明綠)和無光澤(毛綠或暗綠)兩種。

綠豆

  栽培 綠豆屬短日照作物,但一般品種對光照反應不敏感。發芽溫度8~10℃。生育期短,60~90天,生育期間要求較高的氣溫,結莢成熟期要求天氣晴朗幹燥。閉花傳粉。耐旱、耐瘠、怕澇,以中性的石灰性沖積土和壤土為宜,也耐微酸、微堿土壤。

  綠豆自溫帶到熱帶均可栽培。可單作,也常與玉米、高粱、粟、甘薯、棉花等間作或套作。播種適期長,春、夏播均可。中國北方春播4月下旬至5月,夏播6~7月;南方春播3~4月,夏播6~8月。生育期90天左右。多行條播,也可穴播。不良環境條件常易產生皮厚質堅、吸水性差、不易發芽的硬實,其硬實率較其他食用豆類稍高。可在播前輕微磨破種皮,以提高發芽率。播種量隨栽培方式而定,單作每畝1.5~2千克,間作套種時可適當減少。開花結莢期如有足量的磷鉀肥和適量的水分可顯著增產。豆莢成熟期不一致,小面積栽培,可多次采收;大面積種植,在2/3以上的莢變黑或轉褐時收割。種子無休眠期,成熟時需及時收獲,以免遇雨發芽。主要病害有葉斑病、白粉病等。主要蟲害是綠豆象,危害嚴重,收獲後須立即曬幹並用藥劑熏蒸。

  用途 綠豆含約23%的蛋白質和豐富的維生素B,營養價值較高,可作主食、糕點,也可用以制豆沙或加工成粉絲等食品和釀酒,優質的龍口粉絲和曲酒“明綠液”即以綠豆為原料。綠豆芽富含維生素C和P,是優質蔬菜。枝葉繁茂,且易腐爛,可作優良綠肥。子實、花、種皮均可入藥,內服可清熱解毒,外敷可治瘡癤和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