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所綜合性高等農業學校。設在廣東省廣州市。前身是嶺南農科大學和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分別建於1921年和19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2年11月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的一部分合併組建為華南農學院。1984年7月改稱現名。1986年學校設有10個系:農學系、植物保護系、土壤農化系、林學系、園藝系、畜牧獸醫系、農業工程系、農業生物系、農業經濟系和蠶桑系,包括21個專業。此外,還有基礎課部、中央農業管理幹部分院、廣東省農農業管理幹部培訓部以及亞太地區蠶桑培訓中心。可授予博士學位的專業6個、碩士學位的專業32個。1985~1986學年全校本科生2781人,研究生263人,外國留學生24人;教師904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108人,講師442人。設有29個研究室,110多個實驗室,還有配備精密儀器設備的研究中心和電化教學系統等。圖書館藏書近65萬冊,其中珍藏中國古農書5萬多冊,各種期刊近萬種。學校總面積7000畝,校舍建築面積達19萬平方米,教學實驗場近5000畝。還有拖拉機站、水稻試驗站、無土育秧工廠、農械廠、印刷廠、乳品加工廠、奶牛場、機械化實驗養雞場、獸醫院等。

  建校以來至1985年,為國傢培養本科、專科畢業生和研究生17503名,外國留學生127名,為亞太地區15個國傢培訓的蠶業人才86名。1954~1985年共取得科研成果505項,其中重要成果有100多項。從1978年以來,獲科技成果獎163項,其中全國科學大會獎6項,國傢級科技進步獎3項,國傢“六五”攻關項目成果獎4項。參加協作攻關獲國傢和省級獎34項。該校還建有教育科技開發組織機構6個,“三結合”基地縣2個,科研生產聯合體4個。1978年以來先後選派多名教師和研究生出國攻讀學位、進修、考察、合作科研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還與美、英、日、菲、泰等7個國傢的10所大學建立瞭學術交流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