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性毛皮動物。哺乳綱嚙齒目(Rodentia)海貍鼠科(Myocastoridae)海貍鼠屬。又名河貍鼠、貍獺、沼貍。其毛皮針毛堅挺,分佈均勻,絨毛濃密,是制裘的上等原料。肉味鮮嫩,可制罐頭和各種菜肴。原產於南美智利、阿根廷、烏拉圭等國。1882年法國開始人工飼養,1912年阿根廷首次出口海貍鼠皮,引起更多國傢註意,並引進飼養。波蘭的產量現已躍居歐洲第一位。中國飼養海貍鼠始於1957年從蘇聯引進的種獸。

  海貍鼠體型粗笨笨,嘴邊生有長而稀疏的白色觸毛,上下各有一對很長的紅色門齒,突於嘴唇之外。肢較短,尾圓且長,被有鱗片和短毛。趾上有堅硬的爪,前肢拇趾退化,後肢除第5趾外,其餘4趾間有蹼。被毛深棕黃色,背部較深,在人工飼養下,已培育出黑、白等多種色型。母獸有乳頭4~5對,對稱分佈於軀幹兩側,坐臥或遊泳時都能為仔獸哺乳。成年海貍鼠體長50~60厘米,尾長30~40厘米,體重5~6千克,母獸比公獸略小。營半水生生活,穴居在常年不結冰有各種水生植物的緩流、湖泊的岸邊和沼澤地帶,多在黃昏和天亮前後出外活動,喜遊泳和潛水。以植物的根、莖、葉為食。

  人工飼養時,除喂給植物性飼料外,還補喂一定量的精料。一般日喂量青料1千克、精料100克左右。飼養方式因地而異;放養適合在南方不結冰的小湖、池塘、沼澤等水域,冬季需補充部分飼料;半放養(籠養與放養相結合)適於冬季嚴寒、結冰期較長的地區;籠養則南北方均可。冬季嚴寒地區宜在室內越冬。公獸可終年交配,母獸如未受孕,則每隔24~29天發情一次。妊娠期130~135天,2年可產5胎。每胎6~8仔。仔獸生後4小時便能遊泳,2~3日齡可食部分飼料。6~7月齡性成熟,壽命8~9年。放養和半放養的海貍鼠任其自然交配繁殖。籠養的繁殖方法有:放對法,即把發情的母獸或產仔後2~3天的母獸放入公獸籠內進行多次交配,直到妊娠為止;群配法,即把3~4隻公獸放入20~30隻母獸群中共同生活,每隔15天檢查一次,檢出妊娠母獸單籠飼養,俟仔獸斷乳後再放回群中;一公多母法,即把1隻公獸與10~12隻母獸同養,經常檢查,妊娠母獸單籠飼養。12月至翌年的2月底為屠宰剝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