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溯河或降海洄遊性水生動物通過水壩、水閘或河道中天然障礙物的設施。鮭、鱒、鱘、鰻鱺、中華絨螯蟹等水生動物一生中常定期從海洋溯入內陸水域或從內陸水域降河入海進行繁殖和生長。在洄遊通道上建有水壩或存在天然障礙物的地方建造過魚設施,對保護某些洄遊性水生動物的資源有積極意義。

  1883年蘇格蘭在泰斯河上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魚道。1938年美國在哥倫比亞河邦納維爾壩上又首次建成具有集魚系統的魚道,運行效果良好。與此同時,魚閘、舉魚機、、集運魚船等過魚設施亦開始得到應用和發展。

  類型 主要有下述幾種類型。

  魚道 連接上、下遊的斜槽。槽內設有減低流速,以利魚類通過的裝置。較為典型而常見的有丹尼爾魚道和梯級魚道。丹尼爾魚道在槽邊壁和底壁上設有間距甚密的阻板和砥坎(圖1),水流通過時形成反向水柱沖擊主流,進行減速。這種魚道宜建在低水頭水閘水壩上,槽短,流量大,魚行途徑不彎曲。梯級魚道槽內被隔板分隔為一系列互相溝通、形成梯級的水池,隔板上設有潛(底)孔或溢流孔(有的二者兼有)。水流經阻隔、反向水柱沖擊及逐級跌落而受到極大減速。這種魚道宜建在較高水頭的水閘水壩上,槽較長,魚行途徑曲折,可適應各種魚類對魚道內的流速要求不同(鮭、鱒類約為1.5~2.5米/秒,鯉科魚類約為0.4~1.0米/秒,鱘為1.5米/秒以下)的需要。中國太平閘魚道也屬於這一類型,隔板過魚孔的水流速度僅0.36~0.91米/秒,以過小魚和幼蟹為主。在盛產鮭、鱒魚類河流的低壩上,這類魚道一般效果較好,但提升高度大,魚道長,建造費用大。

  魚閘 設計原理與船閘相似。由下水槽、閘室、上水槽3部分組成,利用上、下兩座閘門調節閘室內水位變化,而過魚。工作時上閘門微開,下閘門全開,在下閘門口形成水流,吸引下遊魚類經下水槽進入閘室,然後關閉下閘門,俟閘室內水位上升至上遊水位時,打開上閘門,並通過排水使閘室中水流動,將魚類引出閘室進入上遊水域。最後關閉上閘門,開啟下閘門放水,再次誘入魚類。整個周期約需1小時。魚類通過魚閘時費力不大,對遊泳能力差的魚類尤為適用。但設施的運行費用較大。

  舉魚機 又名升魚機。設計原理與電梯相似,由進魚槽、豎井、出魚槽三大主要部分組成。工作時先由進魚槽口放水,將下遊魚類誘入進魚槽,接著移動立式自動趕魚柵,把魚驅入豎井,然後關閉豎井進口閘門,並向豎井充水至與上遊水位持平。同時啟動豎井內水平升魚柵,提升魚類到上遊水位處。最後,打開上遊閘門,移動出魚槽的立式趕魚柵,驅魚入上遊水域。設施內裝有計數臺和照相設備可供計數和攝影。工作一個周期約需3小時。舉魚機宜在高於60米大壩上建造。具有較大過魚能力,可是,由於下遊魚類較難找到入口,大大降低瞭過魚效率。蘇聯伏爾加格勒水電站的舉魚機一般隻能使10%的親魚過壩。舉魚機的造價與運行費用昂貴,並需較多管理人員。

  索道式過魚裝置 是一種空中吊車。由集魚裝置、吊桶、索道3部分組成(圖2)。適用於水位變化大、壩體過高而無法建造其他過魚設施的壩上或梯級水庫。工作時先在下遊將魚誘入集魚裝置,而後驅入吊桶,由索道吊運過壩,卸魚於上遊水域。魚類下行時在水庫上遊一定區域造成人工水流,把魚類誘入戽鬥,當戽鬥滿水後,開啟閥門,魚類便通過管道被水流帶到下遊出口處放出。設施結構簡單,造價較低。但在梯級水庫中使用時,因吊桶要越過幾級大壩進行遠距離運輸,造價和運費也相應增加。

  集運魚船 由集魚船和運魚船前後掛接而成。二者均為平底船,設有專門集魚艙道與補水機組(圖3)。工作時,集運魚船在下遊適當地點拋錨固定,啟開艙道兩頭閘門,放下接魚柵,讓水流從艙道中流過,並利用補水機組使水流速度增加至0.2~0.3米/秒,促使魚類遊入集魚艙道。1.5~2.5小時後,進行計數,選魚,然後提起運魚艙道網格閘門,把集魚船所集之魚驅入運魚船。兩船脫鉤後,運魚船通過船閘過壩卸魚於上遊水域。一艘集魚船配備2~3艘運魚船,交替掛接,連續工作。集運魚船可在魚類集中地點,以不同流速吸引不同魚類運送過壩,但運費較大,並需較多的管理人員。

  問題 目前世界上的各類過魚設施,過魚率大多僅為10~15%左右,有的則完全不能過魚。原因有魚道的進出水口未正確置於洄遊通道上,水位與流量的變動使魚類不易找到進出水口,壩太高、魚道內流速過大使溯遊能力弱的魚類難以通過魚道等。此外還存在親魚過壩時間過長耽誤繁殖期、幼魚下行時迷失方向,以及設施存在幼魚下行通過水輪機和溢洪道時因受過飽和氮氣影響而大量死亡等缺點。各類過魚設施的建造、運行和維修費用也很大。因此有的國傢正努力研究改進魚道的型式和建造位置,力爭使魚的通過率提高到50%左右;同時還在探討采用其他經濟有效的辦法,如在壩下誘捕親魚進行人工繁殖,或讓親魚在模擬天然環境條件的人工產卵渠中自行產卵孵化,幼魚經人工培育後放流等保護魚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