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科(Labiatae)廣藿香屬多年生草本。全草供藥用和提取芳香油。原產菲律賓等地。中國廣東、雲南、臺灣、廣西等省(自治區)有栽培。

  株高30~100釐米。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老枝近圓形,幼枝方形。葉對生,圓形至卵形,先端短尖或鈍。基部楔形或心形。葉兩面的葉柄均被白色短柔毛。莖葉揉之有香氣。輪傘花序密集成假穗狀花序,花冠紫色。小堅果近球形。喜溫暖濕潤氣候,怕乾旱和霜凍。宜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種植。植株能耐短暫的00℃左右的低溫。用扦插法繁殖。一般在3~4月或9~10月選當年生粗壯枝條,剪成長15~20厘米小段,將下部葉片剪去,僅留頂端兩葉片,按株行距15×15厘米扦插。幼苗期需搭棚遮蔭,經常保持畦面濕潤,註意防旱防澇,有霜凍地區冬季需蓋草防寒。病蟲害有細菌性角斑病、根腐病、蚜蟲、葉蟬和青蟲等。春季扦插的在11~12月、秋季扦插的在翌年7~8月枝葉生長旺盛時采收。割取全草,曬蔫、堆悶、再反復曬至幹燥。

廣藿香

  廣藿香作中藥,功能化濕、解暑、和中健胃、辟濁,主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腹滿悶、食欲不振、漚吐腹瀉等癥。所含揮發油的主要成分為廣藿香醇、廣藿香酮等,揮發油商品習稱百秋李油,可作化妝品的賦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