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科(Liliaceae)蔥屬(Allium)多年生宿根草本。以葉鞘和葉片供食用。中國自古栽培,漢初綴輯的《爾雅》中已見記載。

  中國的主要栽培種為大蔥(A.fistulosum)。葉片管狀,中空,綠色,先端尖,葉鞘圓筒狀,抱合成為假莖,色白,通稱蔥白。分生組織在葉鞘基部,蔥葉收割後仍能繼續生長。莖短縮為盤狀,莖盤周圍密生弦線狀根。傘形花序球球狀,位於總苞中。花白色,每花結種子6粒,千粒重3~3.5克。有分蔥(A.fistulosumvar.caespitosum)和樓蔥(龍爪蔥,A.fistulosumvar.viviparum)兩個變種,染色體數都是2n=16。還可按假莖的高度分為長白蔥(梧桐蔥)、中白蔥(雞腿蔥)和短白蔥(秤砣蔥)3個類型。性極耐寒,-10℃可不受凍害,在中國東北部也可露地越冬。生長適溫20~25℃。根系弱,極少根毛。宜肥沃的砂質壤土。抽薹開花前要求經過2個月左右的低溫,其後有12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和高溫條件。用種子繁殖。以收蔥白為目的的,多在秋季或早春育苗,入夏開溝栽植,生長期間分次培土並結合追肥,以利蔥白形成,冬初收獲。以收綠蔥為目的的則從春到秋隨時可以播種。分蔥多在秋季分株繁殖,第2年早春收獲。常見病害有紫斑病、霜黴病、軟腐病和銹病;蟲害有蔥蛆和薊馬等。

  胡蔥或稱火蔥(A.ascalonicum)和香蔥(A.schoenoprasum) 是中國南方栽培的兩個蔥種。前者春季收獲分蘗,以鱗莖休眠越夏;後者周年收獲綠葉。胡蔥的染色體數為2n=16、24,香蔥為2n=16、24、32。

  蔥含有揮發性硫化物,具特殊辛辣味,是重要的解腥、調味品。蔥白甘甜脆嫩。蔥葉和蔥白含維生素 C、胡蘿卜素和磷較多,中醫學上蔥有殺菌、通乳、利尿、發汗和安眠等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