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的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因陶器多飾幾何形圖案而得名。年代約在西元前第2千年末至前第1千年初。此時以多裏安人為主的移民消滅瞭邁錫尼國傢(見邁錫尼文明),但未繼起建國,氏族部落制度重新佔據統治地位。記載這一時期歷史的主要文獻是荷馬史詩,故亦稱此時期為荷馬時代。幾何形陶器自19世紀末即有發現,但作為考古學文化而定名則是在20世紀初。

  原始幾何陶的特徵是喜用多管筆在器物上繪平行線紋、波浪紋和同心圓圈圖案,條理分明,簡略得當。器形形多為雙耳水罐。幾何陶由原始幾何陶發展而來,其特征是圖案裝飾橫帶遍佈器表,不象原始幾何陶在器腹中部和底部留有空白,並開始在幾何紋中雜以鳥、馬等動物圖像。此時制陶技術續有提高,在土質、火候、釉色等方面都可居古代制陶工藝的上乘。幾何陶文化後期最有代表性的是“狄甫隆陶瓶”,它得名於雅典古城遺址的狄甫隆門。這類巨型陶器往往高與人齊,在腹部最寬的橫帶上繪人物、車馬,以表現送葬行列、戰鬥場面等為主。該文化鐵器已很完善,有斧、鉆、鋸、鋤等工具和刀、劍、矛等武器。青銅器主要有用於裝飾的別針。商業已較發達。該文化中心之一的雅典,受移民破壞最輕,又較早恢復瞭海外聯系,與小亞細亞、塞浦路斯和愛琴海各島接觸頻繁,鐵器生產和快輪制陶技術都達到較高水平。

  該文化的遺跡主要是墓葬,流行火葬,但土葬仍未絕跡,一般是單人墓穴。在原始幾何陶時期,陪葬品隻有陶器和少量鐵制用具、飾物;到瞭幾何陶時期,始有金、銀工藝品。貴族墓葬日漸豪華,在雅典古市場遺址發現的1座貴族婦女火葬墓,隨葬珍貴飾物和陶器達80件以上,並有一谷倉模型。到幾何陶文化後期,階級分化日益加劇,進入奴隸制城邦的形成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