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得名於創造這一文明的印第安族馬雅人。主要分佈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和伯利茲,並及於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這一文明約從西元前2500年開始形成,至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傢,西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最後為西班牙殖民者毀滅。

  發現與研究 馬雅文明被西班牙侵略者摧毀後,遺存長期湮沒於熱帶叢林中。18世紀末,墨西哥恰帕斯州的的帕倫克遺址最早引起學術界註意。19世紀末,一些美國學者調查和發掘瞭馬雅文明的重要遺址如奇琴伊察、蒂卡爾、帕倫克、科潘等,開始瞭馬雅文明的現代考古學研究。20世紀後,墨西哥政府對馬雅考古甚為重視,除繼續對上述遺址深入研究外,還發掘瞭一批新的遺址。至40年代末,已發掘的馬雅文明遺址達 106處。50年代後,馬雅文明的考古研究進展較快,形成專門的“馬雅學”,成為世界考古學中的重要領域。但由於馬雅文字釋讀未完全成功,目前有關馬雅歷史和考古的許多問題仍有待解決。

  分期 對馬雅文明的分期,各傢說法不一,據美國考古學傢N.哈蒙德的劃分,可分為前古典期、古典期、後古典期三個階段:①前古典期。亦稱馬雅文明形成期。從新石器時代農業村落之出現一直到產生文字和樹立傳統記年碑銘,年代約為前2500~公元250年。這一時期已有較完善的陶器,居民從事農業,種植玉米、豆類,生產工具有石臼、石碾和其他磨制石器。住房附近有簡單墓葬。年代稍晚有瞭石砌墻垣和土臺建築,表明祭祀崇拜中心已出現。馬雅西部地區在前第 1千年中葉曾受到奧爾梅克文化影響,此後出現國傢萌芽,產生瞭象形文字。這一時期的遺址主要有庫埃洛、卡米納爾胡尤、蒂卡爾等。②古典期。亦即馬雅文明鼎盛期。年代約為 250~900 年。這一時期各地較大規模的城市和居民點數以百計,但尚未形成統一國傢,都是據地自立的城邦小國,各邦皆有王朝統治,而以中部的城邦最多,文化亦最發達,主要代表有蒂卡爾、科潘、帕倫克等。各邦使用共同的象形文字和歷法,流行記年碑銘,城市規劃、建築風格、藝術創作和生產技術等也大體一致,一般將這一時期稱為典型的馬雅文化。這一時期的中期,受到特奧蒂瓦坎文化(見特奧蒂瓦坎城址)強烈影響,約於700~800年馬雅文明達於極盛,此後急劇衰落。③後古典期。亦稱馬雅-托爾特克期。年代約當900~1520年。這一時期之初,仍承古典末期衰敗之餘緒,又稱間隙期。此後,馬雅北部,特別是尤卡坦半島上的奇琴伊察等地,出現瞭復興的趨勢。1250年後,尤卡坦更有許多新的城邦出現,馬雅文明再度繁榮。後古典期的復興,得力於托爾特克人的移居尤卡坦,他們帶來具有特色的托爾特克文化,與原有的馬雅文明交流融匯促成新的復興,奇琴伊察、馬雅潘和烏斯馬爾是這一時期的重要遺址。1450年以後,這一地區又處於長期分裂和戰亂之中,馬雅文明趨於衰落。1520年起,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並對馬雅地區進行殘酷統治,馬雅文明遂遭徹底破壞。

  主要遺址 已發現的馬雅文明遺址有200多處,其中經過發掘的主要有蒂卡爾、科潘、奇琴伊察、馬雅潘、帕倫克等。

奇琴伊察的金字塔式臺廟

  蒂卡爾遺址位於危地馬拉東北部,是馬雅地區中央低地的主要古典期文化中心。其城區面積達50平方公裡,約有4萬居民。城中央是祭祀和行政管理中心,就地勢築成高臺,眾多的金字塔式臺廟、宮殿、官署等構成復雜的建築群。此外有道路、廣場、球場、衛城等。在城中心建築群附近,還有好幾處高大的金字塔式臺廟,其中4號廟高75米,是馬雅地區的最高建築物。這些臺廟以土石為心,表面覆蓋精刻石塊。近年發現它們同時也是國王陵墓,內部有壁畫裝飾,出土有各種飾物、陶器等。蒂卡爾遺址出土的記年碑銘和大量玉器、陶器,為馬雅考古增加瞭珍貴資料。

  奇琴伊察遺址屬馬雅文明後古典期。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中部。現存建築多完成於11~12世紀。其建築以小巧玲瓏取勝,主要遺跡有天文觀象臺、供奉庫庫爾坎神的金字塔式臺廟、“戰士神廟”、球場等。天文觀象臺是一建於方形臺基中央的圓形塔式高臺,臺內有螺旋式階梯連接各層,結構穩重,臺上層窗戶佈局符合天文觀測需要。“戰士神廟”帶有馬雅文明傳統的金字塔式臺基,廟前及左右有方形柱廊環繞,臺頂神殿亦有方柱。有“千柱建築群”之稱,這種柱廊屬托爾特克文化風格。

奇琴伊察的戰士神殿和立柱

  科潘遺址屬馬雅文明古典期,位於洪都拉斯西部邊境,城區面積亦達數十平方公裡。這裡的金字塔式臺廟較蒂卡爾的更加精美,臺頂神殿有大量浮雕。科潘是馬雅文明學術中心,不少建築遺跡同天文、歷法等學術活動有關。在一座臺廟的階梯表面,自下至上刻有2500個文字符號,被稱為“象形文字梯道”,是現存馬雅文明的最長銘刻。帕倫克遺址亦屬古典期,位於墨西哥的恰帕斯州,主要建築為1座王宮和5座神廟。這裡的臺廟臺頂神殿比例加大,神殿墻面和屏板均飾有精美浮雕,風格華麗,有“馬雅建築明珠”之稱。1952年在此地的碑銘廟塔基下發現王墓,死者葬於石棺之中,頭部覆蓋玉質面具(見彩圖),墓穴外側有5個殉葬人。這一發現首次證明馬雅文明的金字塔式臺廟同時亦為國王陵墓,對馬雅考古產生瞭重大影響。馬雅潘遺址是後古典期晚期主要遺址,位於尤卡坦半島西北端。“馬雅潘”意為馬雅人的旗幟。城市建於1262~1283年間,後發展為馬雅各邦聯盟的首府,1450年左右毀於內戰。其中心呈長方形,有墻環繞,形同內城;周圍居民區另築城墻,形同外城。其主要建築如臺廟、殿堂等仿效奇琴伊察,但規模較小,雕刻裝飾亦簡約粗糙,較古典期建築大為遜色。

中美古代印第安人文化 馬雅文化玉石面具 墨西哥帕倫克碑銘廟墓葬出土

  社會生活與文化成就 馬雅文明基本上屬新石器時代和銅石並用時代,工具、武器全為石制或木制,黃金和銅在古典期之末才開始使用,一直不知用鐵,農業技術亦較簡單。但馬雅人的建築工程卻達到古代世界高度水平,能對堅硬石料進行加工雕鏤。馬雅文明古典期的建築以佈局嚴密,結構宏偉著稱,內部屋頂采用疊澀尖拱,主要建築為金字塔式臺廟。另外,其雕刻、彩陶、壁畫等皆有顯著成果,博南帕克壁畫即為其藝術的典型代表。

  馬雅文明的天文、數學達到很高成就。通過長期周密觀測天象,已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等的運行規律,制定瞭精確的歷法。其歷法分兩種,一為聖年歷,一年13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一為太陽歷,一年18月,每月20天,另加5天忌日,全年365天,每4年加閏1天。兩種歷法同時並記,每天都記兩歷月日名稱,經52年重復一周。這種歷法復雜精密,大約在前古典期之末已創立,精確度超過同時代希臘羅馬所用歷法。馬雅文明數字中使用“0”的概念也較歐洲人早800餘年。馬雅文明的另一獨特創造是象形文字體系,其文字以復雜的圖形組成,寫、刻皆需長期訓練,現已知字符約有800餘,但除年代符號及少數人名、器物名外,大部分猶未釋讀成功。馬雅人篤信宗教,社會、文化生活富於宗教色彩,他們崇奉天神、太陽神、雨神及玉米神等12位神祇,並盛行祖先崇拜。馬雅國傢同時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祭祀中心。國王、祭司、貴族和普通居民生活懸殊,奴隸與農民受統治階級沉重剝削。貿易較發達,已產生商人階級。這些都說明馬雅各邦在社會發展上類似於古代世界的初期奴隸制國傢,但目前對其歷史情況尚不完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