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銅器群。1923年 2月於山西省渾源縣西南的李峪村被盜掘出土,實出器類和數量不詳。其中部分已流往國外,國內尚存的現多藏於上海博物館。法國巴黎吉梅博物館也有收藏。

渾源彝器中的銅犧尊

  渾渾源春秋時期屬代國。出土銅器以容器為主,已知有鼎、敦、甗、盤、逺、匜、豆、犧尊、盉、壺等。此外有戈、匕、劍、車馬具、帶鉤等。這批銅器均無銘文,但工藝精巧別致,造型和花紋具有獨特的風格。其中溫酒犧尊作牛形,在項、背、臀三處各有一圓形孔洞,彼此相通。背孔可納入一銅質盛酒圓桶,前後二孔可註熱水以溫酒。這是目前所見春秋時代唯一的溫酒犧尊。渾源彝器與1952年河北唐山賈各莊東周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燕國銅器頗多相似,共同反映出春秋晚期北方燕代地區青銅手工業的生產水平和青銅器的基本特征。1936年,出有《渾源彝器圖》一書,收錄所出27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