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春秋戰國時代各國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饗或婚喪禮儀時所用的青銅禮器和樂器,也包括一些生活用具、車器、馬飾、兵器及工具等。這一時期的青銅工藝有很大發展,禮器種類有明顯變化,商代和西周盛行的酒器大量減少,爵、斝、觶、觚、角、觥、尊、彝、卣等均被淘汰;蒸飪器與盛食器數量增多,鼎和鼏均成組使用。東周銅器中,以各國諸侯和卿大夫的禮器數量最多,地位越高,享用數量越多。除東周王室外,吳、越、徐、楚、江、黃、單、

、鄀、鄧、蔡、許、陳、宋、曾、滕、曹、薛、邾、邿、杞、紀、鑄、齊、魯、鄭、衛、虞、虢、穌、晉、趙、魏、韓、郾、代、中山等幾十個國傢都有銅器流傳至今。

  分區與分期 由於諸侯的割據和新舊勢力的鬥爭,東周時代各地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狀況極不平衡,加以生活條件和民俗習慣的差異,在青銅器制作方面也出現瞭一些區域性的特點。青銅禮器大致可分為5區:以三晉為主的中原地區;以齊魯為主的山東地區;以燕代為主的北方地區;以楚國為主的南方地區和以秦國為主的關中地區。以鼎的形制為例,中原地區的東周銅鼎,一般為圓腹、附耳、獸蹄足,覆缽形蓋,頂有三鈕,年代早的深腹高足,晚的淺腹矮足。山東地區的銅鼎與之相近,唯蓋多平頂。北方地區鼎腿細長。秦國銅鼎腹淺足肥,制作粗劣。楚國銅鼎形制繁多,均為高腳。總的看來,地方特點都比較明顯,尤以秦楚兩國更為突出。東周銅器的分期,由於各地出土資料多寡不同,研究工作也不平衡。中原、楚國、秦國等銅器出土資料較多,關於它們的分期,均有專文研究。其他兩個地區則有待今後解決。以中原地區東周銅器為例,大致可分作春秋(前770~前476)與戰國(前475~前221)兩大階段,每一個階段內,又可分作早、中、晚 3期。

  器類與器形 東周銅器種類很多,就禮器而言,按用途可分作蒸飪器:鼎、鬲、甗;盛食器:鼏、䀇、簠、豆、敦;酒器:罍、盉、壺、舟;水器:盆、鑒、盤、匜等。鼎又可分專為蒸飪的鑊鼎,供席間陳設牲肉的升鼎及備加餐的羞鼎。當時貴族舉行宴饗時用鼎之數有一定制度,按主人地位而定。地位最高的用大牢九鼎,其次是七鼎或五鼎,最低三鼎。用鼏則須根據鼎數配備,一般是九鼎配八鼏、七鼎配六鼏、五鼎配四鼏、三鼎配二鼏。這種制度出現於西周,東周時代雖繼續沿用,但各級貴族皆惡其束縛自己而競相僭越,這反映出維護貴族統治制度的周禮,正在逐步走向崩壞。

  東周時代的青銅樂器,主要有編鐘、編鎛和弫於,也有鐃、鐸,但為數很少。鐘分甬鐘、鈕鐘兩鐘,皆遞次減小,各自成組,每組為9件至14件不等。在新鄭彝器中有甬鐘兩組各9件,銅鎛4件。汲縣山彪鎮1號墓出土鈕鐘14件。近些年來南方出土樂器較多,保存也較好,如壽縣蔡侯墓、信陽長臺關楚墓、隨州曾侯乙墓都出土瞭成組的甬鐘、鈕鐘和銅鎛。山東地區主要出土弫於,但也曾出土過幾組編鐘。信陽楚墓鈕鐘和隨州曾侯乙墓編鐘的測試表明,當時的青銅樂器制造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曾侯乙墓出土編鐘且有較長的樂律銘文(見商周樂器)。

  生活中的青銅用具,最能反映當時工藝水平的是帶鉤和銅鏡。帶鉤的形式有琵琶形、獸形、棒形等多種。帶鉤既是服具又有裝飾意義,因此貴族們所用帶鉤的工藝特別考究,其制作有鎏金錯銀、鑲珠嵌玉等金屬細工,有些是非常珍貴的藝術品。戰國時期制鏡工藝以楚國最為發達。北方戰國墓很少有以鏡隨葬的,南方楚墓出銅鏡的較多。早期銅鏡作橋形鈕,窄平邊緣,一般多飾蟠螭紋,鈕座外緣有一道貝紋帶。中期銅鏡作三弦鈕,花紋分為地紋和主紋兩層,以羽紋或蟠螭紋作地紋,襯托山字、花葉和鳳鳥等紋。晚期銅鏡多以雲雷紋為地紋,其上飾蟠聯紋或蟠螭紋。洛陽金村古墓出土一面銅鏡,背面飾一金銀錯騎馬持劍武士,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春秋早期,水陸攻戰紋壺

春秋中晚期,洹子孟薑壺

戰國時期,中山王方壺

  東周時代的青銅車器和馬飾種類也很多,諸如車軎、車轄、蓋弓肘、蓋弓帽、鉸鏈管和轅、衡、

、軛、鑾等車上的裝飾,以及鈴、銜、鑣、當盧、節約等馬飾。其中有些工藝甚精,象輝縣 固圍村魏國墓地1號墓出土的獸首轅飾,頭頸耳目均為錯金,並用銀絲作出卷毛,姿態生動,技藝精湛。

  東周時代的青銅兵器主要為各國武庫控制的作坊制造,有戈、矛、殳、戟、劍、鏃等,弩已經發明應用。戈一般作長胡三穿或四穿,並以柲之長短分為車戈與徒戈,如長沙瀏城橋1號墓所出的戈,一種柲長3.1米,當為戰車上所用之戈;另一種柲長1.4米,可能是步兵用的徒戈。戟是勾刺兩用的兵器,西周銅戟為刺與援合鑄,東周時代改用矛和戈兩種兵器組成。銅劍盛行於東周,形式多樣,著名的如吳王夫差劍、越王勾踐劍(見江陵楚墓)等,制作精致,鋒刃銳利,是東周兵器中的精品。青銅工具種類不多,隻發現有錛、鑿、刀、削等。

  鑄造技術 從各地出土銅器及山西侯馬鑄銅遺址出土陶范考察,當時除采用渾鑄法外,已廣泛采用分鑄技術,即將器之耳、足、環等附件鑄好後,嵌在主體范中,然後灌註銅液,讓器身和附件熔鑄在一起。也有先將主體和附件分別鑄好,然後再用合金焊接。春秋中葉以後,還出現瞭失蠟法溶模鑄造技術,象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銅禁,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銅尊盤、銅鼓座等,上下多層花紋皆纖細透空,即以這種技法鑄成。但一般工具和兵器仍用合范鑄造,而且一范多用。

  花紋與銘文 東周銅器花紋較前有很大變化。商代和西周銅器上的獸面、饕餮等繁縟紋樣已被淘汰,代之以動物紋、植物紋、幾何紋與圖像紋等。動物紋中有竊曲、蟠螭、蟠虺和貝紋;幾何紋中有環帶、重環、雲雷紋等;圖像紋主要描繪當時人的生活,如采桑、射獵、宴飲及水陸攻戰等。有些花紋成網狀四方連續,說明當時已經采用花版捺印的新技術,比過去全部雕刻范模的工藝進瞭一大步。其他如鑲嵌、鎏金、金銀錯、細線雕等新興工藝,使東周銅器的裝飾花紋富麗堂皇。其中細線平雕工藝尤為出色,如輝縣趙固東周墓出土的宴樂紋鑒,通體雕出細如發絲的各種圖案,即為此種工藝的代表作。

  東周銅器銘文一般都很簡短。如秦公鼏,晉公靠,齊侯鐘,中山王鮯鼎、壺等銘文長達數百字者,極為罕見。從銘文字體觀察,中原晉、衛、鄭、虢諸國的字體端方勁美;秦國字體工整效古;吳、楚字體修長秀麗,有時書成鳥篆。總的說來,鑄有銘文的銅器日益減少,銘文的書史性質日趨衰落,逐漸變為藝術性的裝飾。戰國晚期銅器的銘刻,則多為物勒工名。

  東周時代青銅器的鑄造和工藝技術雖有很大的發展和成就,但由於冶鐵術的發生和普及(見東周鐵器),中國的青銅時代終於為早期鐵器時代所取代。(見彩圖)

編鐘及鐘虡(東周)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

尊盤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東周銅器)

冰鑑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東周銅器)

龍鳳紋尊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東周銅器)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編鐘出土情況 東周銅器

銀首人俑銅燈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東周銅器)

銀鑲嵌雙翼神獸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東周銅器)

金銀鑲嵌龍鳳形方案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東周銅器)

越王勾踐劍 湖北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東周銅器)

鄂君啟節 安徽壽縣出土(東周銅器)

蓮鶴方壺 河南新鄭出土(東周銅器)

  

參考書目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科學出版社,1957。

 高明:中原地區東周時代青銅禮器研究,《考古與文物》1981年2~4期。